宝宝拉出ldquo果酱rdquo
2021-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好看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孩子不停哭闹,
还出现呕吐的症状。
拉出的大便呈红色,
如同“果酱”一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图源网络)
近日,我院儿外科接诊了一名患有肠套叠的患儿,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后,其坏死的肠管被切除,目前患儿恢复良好。
病例追踪
几天前,家住市区的张先生(化名)抱着6个月大的儿子航航(化名)急急忙忙地医院儿外科就诊。原来,航航这些天经常大声哭闹。“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经常大声哭闹,以为是饿了、尿了,结果给他吃饱,换完尿不湿还是哭得厉害,并且还出现呕吐的症状。”张先生无奈地说。而且令他更加费解的是,航航拉出的大便呈红色,看上去如同“果酱”一般。
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振勇了解了航航的情况后,赶紧给他做了详细检查。通过B超检查发现,患儿是因为患上“肠套叠”导致以上不适症状。“套得比较深,套叠肠管如同排便一般,快接近肛门位置了。”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刘振勇首先采取“空气灌肠”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可是由于患儿病情较严重,这样的方法并不起作用。于是,为了抓紧时间,刘振勇又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中,他发现患儿肠管坏死,最终决定为患儿“肠切除”。
(图源网络)
“别小看肠套叠这种病,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若不及时医治,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刘振勇强调,“肠套叠”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和治疗后,除了导致肠坏死,切除一部分肠管外,还会引起腹膜炎,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感染性休克或肠道大出血,有生命危险。
庆幸的是,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后,患儿情况稳定。可是,术后患儿又出现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不适症状。好在发现及时,刘振勇果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令病情稳定。
目前航航已脱离危险,身体恢复正常。
肠套叠的定义
肠套叠是由于肠蠕动紊乱或肠管局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临近肠管之中,临床上出现肠梗阻症状。也就是俗称的“肠子打结”。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偶见于成人及新生儿。
(图源网络)
肠套叠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腊肠样肿块。
阵发性腹痛(阵发性哭闹):突然发生,发作时小孩面色苍白,哭闹,持续几分钟后安静,甚至可以继续玩耍或入睡,间隔数分钟或半小时左右反复发作。
呕吐:绝大多数病人都出现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加重会有草绿色胆汁样物或者粪便样肠内容物。
果酱样血便:一般起病4小时以上可见解果酱样黏液血便。
腹部腊肠样肿块:常在安静状态时小孩腹部可以触及到,医院查体时可发现。
(图源网络)
肠套叠发病原因
肠蠕动紊乱
多见于天气变化,饮食不当,临床上常常合并呼吸道或者肠道病毒感染。也有改变小儿饮食导致肠痉挛或蠕动异常诱发。
肠管自身因素
婴幼儿肠套叠中回盲型约占了95%,小肠和盲肠直径之比约1:1.43,而成人为1:1.25。回、盲肠发育速度不同可能导致肠蠕动功能失调,加上婴幼儿回盲部游离度大,局部淋巴结丰富,一旦感染刺激会导致局部水肿,肥厚易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继发性因素
肠管发生器质性病变,如肠息肉和肠重复畸形、美克尔憩室、肠管肿瘤等,常见于大龄儿童和成人。
(图源网络)
肠套叠的危害
绝大多数肠套叠发生后不能自愈,套入的肠管和系膜就如同粪便团块一样,不断向肛门口移动,肠管卡住后它的血运就中断了。
血液将会从肠管中溢出和大肠的黏液混合一起形成果酱样的红色血便。
时间一长,卡住的肠管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严重可危及生命。
肠套叠的治疗
绝大多数肠套叠病例医院做空气灌肠治疗,成功率非常高。
当然有些病例肠管卡的比较紧或者空气灌肠失败,我们就要对患儿紧急采取手术治疗,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图源网络)
手术一般为传统开腹的开放手术。
近年来,我院有选择性地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有一些儿童经过空气灌肠治疗后不久还会再次发作,有时候短时间内发生数次,在接受空气灌肠放射性检查治疗过多的情况下,我们常常对患儿进行微创治疗并探查,以减少其发生率并查明可能并发的肠管器质性原因。
肠套叠的预防
肠套叠常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且多发生在容易发生病毒性感染的冬春季节。
对于儿童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大量进食以往未曾食用的食品。
(图源网络)
如果发生上文说到的四大症状或者其中之一,需要及时就医。对一些突然出现停止排便、伴有腹胀、频繁呕吐等非典型情况的腹泻病人也应当引起重视。
—END—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
儿外科、扬州发布
编排
宣传处
今日专家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