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化疗后,怎么知道有没有效果若有3种表
2024/8/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癌症不是不治之症,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以后就心灰意冷,认为是不治之症,在家等死,其实这种想法不对。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超过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控制,甚至治愈,很早期的癌症,癌细胞尚未发生局部转移,手术治疗可以很容易就清除癌细胞。
即使癌细胞发生了局部转移,手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大多数也可以治愈而长期不复发,甚至是晚期的癌症,出现了全身扩散,也不是毫无办法或只能等死。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采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可以控制癌症生长,让患者带瘤生存很多年,而且生活质量很好,因此,癌症并不是不可战胜,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集聚战胜癌症的勇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大部分癌症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什么是化疗?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分为大化疗与小化疗,区别如下:
1、大化疗也叫作根治性化疗,通常为6-8个化疗疗程,主要是针对中晚期癌症病人,通过手术切除不能够将肿瘤细胞切除干净,需要配合大化疗控制肿瘤的生长、发展和扩散,尽量减轻症状,延长寿命。
2、小化疗也叫做预防性化疗,一般是4-6个疗程,主要是手术前预防性化疗和早期病人的预防性化疗。
癌症化疗后,怎么知道有没有效果?若有3种表现,值得点赞
——血尿指标正常
除了内脏器官功能,患者的血常规和尿常规也是评估癌症是否得到控制的有力体现,到了中晚期之后,体内的癌细胞就相当难治疗了,所以后期主要是在不影响人体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
血液循环为身体各个部位提供健康的氧气养分,同时参与基础代谢,尿液则排出人体合成留下的垃圾毒素。这两项指标完全正常,说明身体状况良好,可以继续接受治疗。
——器官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所谓恐惧,来源于未知,癌症最可怕的是癌细胞会随着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而扩散、转移和浸润,我们无法知道他去的下一个目的地。
特别是临床已知的淋巴转移、血液转移、腹腔转移,严重危害健康,导致各器官功能下降,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生命。
在现代医疗中,主要是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和浸润,同时避免其他器官受到伤害,因此,在一个疗程的放化疗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器官功能筛查,确保没有损伤或癌细胞转移的迹象,如果结果正常,说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病情稳定要好,值得高兴。
——5年内癌症未复发
癌症的治疗没有完全治愈,只能简单用生存期来表示,而判断临床治愈的标准是5年生存期。原因是90%以上的癌症患者在癌细胞被清除后的1~3年内,会出现早期癌细胞转移,再次卷土重来,扩散浸润。
而5年也意味着患者是否治愈,尤其是手术切除和放化疗5年后,如果癌细胞还处于休眠状态,说明控制不错,值得高兴。
这也意味着你的抗癌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要的日子里,提高警惕,坚持锻炼,过好生活,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定期体检,坚持复查,出现问题尽快就医,对你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1、饮食:化疗病人必须掌握饮食的调节,化疗期间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并尽量多饮水,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保持肾功能;化疗期间应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的饮食,尽量恢复体力,准备接受下一个疗程的化疗。
2、休息:应充分休息,避免外出,一则避免出现副反应而不能及时处理影响治疗,二则避免交叉感染。
3、通便:化疗前用强止吐药的患者,化疗后可能出现便秘,应多饮水、进食高纤维素食物,食用香蕉、蜂蜜、麻油可润肠通便。多活动,进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4、保护静脉:静脉用药的患者必须注意保护静脉,如果化疗药物外渗,必须立即告诉护士,争取及时处理,作局部封闭、硫酸镁湿敷,避免造成局部坏死。
5、腹腔化疗:通常在手术时安置腹腔化疗管1~2根,在化疗当天病人需平卧12小时,并经常左右翻身,使药液均匀分布。
6、动脉插管化疗:术后应尽量卧床休息,定期用肝素冲管防止血凝块堵塞,保护化疗管避免脱落,经常观察插管内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以免管腔堵塞,影响治疗;保持切口局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7、定期检查血常规(每周1~2次)、下一疗程化疗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相关的肿瘤标记物。每次检查结果要给医生看过,如有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肝功能异常等要及时用药处理,以免毒副反应加重。
8、化疗后患者如有不适症状,如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腹痛、发热等,医院就诊。
结语:
化疗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可怕,但也没有想象的开药打点滴那么简单,比化疗本身更可怕的是该化疗的不化疗、不该化疗的却化疗、滥用化疗、不懂化疗、死板执行化疗,化疗就像一把刀,用得好是治病救人的好武器,用得不好就是杀人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