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玩具要警惕磁力珠频频伤人,多名儿童
2021-1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精细化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71022/5781220.html
提到磁力珠,巴克球
相信家长们对它并不陌生
这款“儿童益智”玩具
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
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稍有不慎
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磁力珠”是什么
磁力珠又叫巴克球,是由颗球状强磁石组成。通过发挥,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图形。巴克球这种彩色小磁球颜色各异,看起来很像糖豆,体积比巧克力糖小,直径只有3到5毫米,儿童易把它们当成糖果。这些球具有高达高斯的磁力,比国际规定的玩具磁力的50高斯多出80倍,它们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在一起,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需要通过多次手术才可清除。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毒或者死亡。
(视频来源:老爸测评)
磁力珠穿孔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前不久,一名两岁的男孩断断续续误食了多颗磁力珠,但家人并未发现。在孩子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发烧、呕吐等病症时,通过CT检查,医生推测可能是因为吞食了异物导致肠梗阻。随后,医院进行手术,结果令人后怕:幼儿吞食了37颗磁力珠。万幸的是,手术顺利,目前,孩子恢复情况良好。
内蒙古一两岁的女孩将18颗磁力珠全部吞进了肚里。送到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后,通过胃镜看到,18课磁力珠形成圆环状,停留在花花的胃部,珠子之间夹着胃壁。幸运的是,磁力珠没有继续掉落,损伤肠道,医生用圈套器将18课磁力珠全部取出。
深圳一名小男孩因吞入5颗磁力珠,导致肠壁坏死,肠管3处穿孔,且有严重感染。经过三个小时的开腹手术,才被从鬼门关拉回来。
不只是幼童,浙江也出现过11岁男孩将70颗磁力珠塞进尿道里的病例。医生表示:“由于膀胱里的磁力珠较多,又吸附在一起,整团取出来的难度很大,一开始只能两三颗地取,后来大概取出四五十颗的时候,剩下的就形成一条直线,一次性取出来了。”医生主任说,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小时左右,最后一共取出70颗磁力珠。
家长们回忆,购买这款玩具都是因为其名为“益智玩具”,“有的孩子基本上是从小到大都会玩,一直觉得这样的玩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也没想到珠子有这么大的吸力,并不知道它的危害。
校园周边都在销售
无论线上线下,磁力珠都十分畅销。各小学、幼儿园周边的文具店,均有销售磁力珠。不少店主表示,磁力珠卖得特别好,摆在货架上面的,每天基本都能销售完。
这些磁力珠有76颗、54颗、25颗不等,全部都是5毫米,售价在45元左右,上面并未标有任何注意事项。最好的就是颗磁力珠,银色的铁盒中装有颗珠子,彩色的、纯色的,售价在90元到元之间,同样,上面并未标有任何注意事项。
一些购物平台发现,不少店铺中,磁力珠的月销量都在几百至上万不等,店铺都会在商品详情中注明“禁止儿童使用玩耍”。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所谓的禁玩年龄并不一致,从“8岁以下”至“14岁以下”不等。有些标榜售卖儿童早教玩具的店铺中也在销售磁力珠,详情中也并未注明注意事项,询问客服后,对方表示玩具“6岁以上就能玩”。
医生对此提出警示
不少孩子吃的磁力球,并非一串吃进去的,而是一颗一颗吃进去的。
磁力珠最大的危害就是通过自身的磁力,能打开、能吸在一起。磁力珠因为是一种比较小、圆滑的玩具,吐下去之后珠子会一颗颗连在一起,中间就会隔胃壁和肠壁,并且不知道隔了几层。医生指出:磁力珠的危害就在隔着的胃壁和肠壁,磁力珠的吸附能力非常强,孩子在吃进去后,中间夹着胃壁和肠壁,血供不上来,就会导致缺血、坏死等症状。如果时间长了,磁力珠穿过中间的胃壁和肠壁,或者是磁力珠掉到腹腔内,这样的情况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孩子吃进多颗磁力珠后会形成团,假如说它不在胃里边,在食道或者在小肠,经过长时间的摩擦,会出现局部粘膜的一些破损,形成溃疡等情况。”
除了磁力珠之外,还有大头针、刀片、钉子、枣核等。这些都属于消化道异物的处理,像以上这些尖锐的异物,好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吃进去之后,会随着排便排出去,其实这是不对的,异物的轻重度应该由医生来认定,尖锐的异物可能导致穿孔,非常危险,如果再出现溃疡,危险就还会进一步增大。
另外一个特别大的异物危害就是纽扣电池,纽扣电池体积较小,容易误食。电池是碱性,含有锂,吞进去后遇到胃酸刺激,电池膜被破坏,导致锂流失掉,就会腐蚀血管、胃壁、肠壁等。像这种碱性对胃肠的刺激,是非常危险的,也会对孩子后面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医生提醒:小到几个月的孩子、大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这种情况发生。不管是什么异物,发现孩子有异物病史,经常卡东西、流口水、一吃东西就吐、或者哭的情况,医院治疗。如果异物卡在食道里,局部就会出血、坏死,食道会腐烂,食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所以才有食管破裂大出血的情况。在误食异物后,医院处理,不要超过24小时。
(来源:医院、医院、内蒙古晨报等)
避免孩子误吞异物,
预防是关键。
家长们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
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避免发生意外~
赶紧转发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
让更多家长提高警惕!
往期推荐
珠海
双五入户、人才引进、亲属投靠、学历入户
办理指南汇总!
▼
珠海公办、民办中小学
收费标准、地址、招生计划等信息汇总
▼
珠海中考政策深度解读
指标生政策、自主招生、中考分数线
等信息汇总
▼
置顶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