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截肠子被异物ldquo吸rd
2021-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扁平疣医院地址 http://m.39.net/pf/a_8744638.html
继3.15被爆出的“危险辣条”事件后,食品安全又一次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家长们为此都人心惶惶。
生孩子不容易,养孩子更不容易。在孩子们落地的那刹开始,我们就为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操碎了心。
这两天,一米又看到一则新闻,更是让人后怕。
「女童误吞小钢珠一截肠子被“吸”成一团」
图片中的小女孩名叫涵涵,据涵涵的妈妈透露,前段时间,小涵涵在家玩耍时,误吞了三颗磁力珠,随后便肚子痛,吃啥吐啥。
事发后,家人赶紧医院。由于顺着食道,磁力珠到了孩子肠胃,医院初步检查后发现治不了。
于是,全家带着涵涵从甘肃天水医院。
“从小孩查体来看,是磁力珠引起的肠穿孔,当时肠子已经有两处穿孔,位置特别深。”
张大夫说,“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后期孩子可能会有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通过胃镜可以看到磁力珠,但磁力珠磁性特别强,两个磁力珠隔着25厘米的肠子,吸到一块了。”
小磁力珠吸力有多强呢?
医生透露,磁力珠虽然只有三毫米,但一枚磁力珠能把重达30克的外科镊子吸起来。
张大夫告诉记者,涵涵吞咽的情况属于危重,而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会先到消化科,最近,误吞磁力珠的情况相对较多。
医院消化科医生祁海峰:“在最近二十天里,我们收治了三例误吞磁性钢珠的患者。”
祁大夫说,小孩最容易吞咽异物,而对于这种最近流行的磁力钢珠,年龄较小的孩子尽量少玩,以免发生意外。那么这些“危险”的磁力珠都是哪里来的呢?
《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西安市6所小学周边的20多家文具类玩具类门店,一共在四家门店发现了磁力珠玩具。
上图中这种磁力珠相对体型较大,不太容易被吞食,相对安全。而将女童涵涵的肠子“吸”到一块,险些致命的是一种磁力较强的直径约3毫米的磁力珠,因为体积小,极易被吞食,非常危险。
记者在西安小学附近发现,两家店都卖有这种玩具,而这种玩具的外包装上都没有生产厂商、合格证等相关信息。
随后,记者赶到西北轻工批发市场试图寻找货源,在这里发现,磁力珠同样流行。
商贩:「“这个小孩子很喜欢,玩的人很多。”」
无独有偶,幼儿吞下磁珠玩具造成的伤害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月14日,男孩栋栋(化名)一直捂着肚子,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后期出现四肢痉挛,父母这才将他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医生经X射线检查,发现栋栋的消化道内有16颗细小、均匀的球体呈“一”字形排开。随后,其被诊断为消化道磁性异物。
医生通过胃镜先艰难地安全取出14颗磁力珠,又通过外科手术,取出了另外两颗磁力珠,并对栋栋穿孔的肠管进行了修补。
3月2日,一位九江医院求医,家长说孩子最近肚子疼、恶心、呕吐,非常疑惑是不是肠胃不好。
但经医生检查发现,男孩肚子里有14颗磁力珠!
...
当时已是半夜,医院立即安排了急诊手术,经过医护人员2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从小孩腹中取出了异物。
虽然磁力珠已被全部取出,但男孩肠管已有多处穿孔,部分膀胱肌层也遭压迫受损,医生已为其实施了胃肠穿孔修补术,但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在这里,一米要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买此类玩具。如果买,一定要看好孩子!!
如果孩子吞了异物,我们该怎么办?
如何发现孩子吞下了异物?
儿童吞入异物的情况一般分为三大类:
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
异物进入气道后,孩子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脸色发暗发紫等症状;
异物如卡在食道中,孩子则会出现吞咽困难或不愿吃饭等症状;
异物进入肠胃后则会引起腹痛等症状。
家长应对孩子出现的咳嗽、腹痛等症状充分重视,一定要仔细回顾孩子近期的饮食及接触的物品等,并询问孩子出现症状前他在做什么,争取查明原因,有条件的最好就医检查,千万不可盲目采取偏方自行治疗完事。
同时家长应在平时的沟通中对孩子保持耐心,容忍孩子的过错,这样孩子才敢于向家长说出实情。
孩子吞下异物怎么办?
医院处理。但如遇到孩子呼吸困难、可能导致窒息的危急情况,可尝试用以下方法救命:
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孩子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对于3岁以上的小孩,抢救者可站在孩子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孩子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孩子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孩子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误吞入食管的话,相对简单一点。
对于不大、没有尖刺的异物,一般不会对食道、胃肠造成太大损伤,可以对孩子进行观察,给孩子吃韭菜炒蛋、吃点蜂蜜促进大便排泄,一般2-3天可自行排出体外。如果孩子吞下的异物较大,或带有尖刺,或为电池等有腐蚀性的物品,医院尽快行胃镜取出。
除了磁力珠,还有哪些物品容易被孩子误吞?
孩子们误吞的东西五花八门,李子核、发卡、胸针、玩具零件,甚至是打火机零件……而一元和五毛的硬币占了绝大多数,纽扣、电池也是绝对“主力”。
医生表示,硬币和纽扣电池都因为外形圆圆的,特别像孩子们钟爱的糖果,因此在吞食的异物中占了绝大多数。
此外孩子们容易误吞的物品还包括果核(李子核、桃核等大且坚硬的果核最为危险)、花生、笔头、笔帽、鸡骨鱼刺等骨头、拉链、吊坠、发卡、玻璃珠磁珠等玩具或玩具部件。
看到这里,许多家长都会想,预防误吞才是硬道理呀,一旦误吞,孩子就受罪了,但是孩子周围“杀手”很多,防不胜防!
对此,一米给家长们总结了五点:
1、要经常叮嘱教育孩子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
2、是在玩玩具前,要先检查是否有零部件松散易脱落的情况;
3、要尽量将食物切小切碎让孩子食用;
4、是在进食时应避免嬉笑、讲话、打闹或行走、跑步;
5、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应避免让其接触可放入口内的小物件。
玩具是孩子成长的好伙伴。好玩具能让孩子更聪明,更快乐,而不健康、不合格、不适宜的玩具,就像一头猛兽每日潜伏在孩子身边,伺机而动,“咬”孩子一口。
给孩子选玩具,也在考验父母的耐心与细心。
父母在细节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