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这样嘛,人家还是个宝宝奶粉行业

2020-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年来,大量的进口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面对着奶粉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进口产品和传统国内品牌,怎么样给宝宝选择一款品质好又值得信赖的好奶粉,便成了很多家长们着力思考的问题。但市场上一直缺乏对各类婴幼儿奶粉配方成分的专业对比及权威评测。

我们先来看一段今年九月份央视“消费主张”节目对奶粉行业的全方位调查: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中国是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增长最迅猛的市场之一。双薪家庭的数目上升加之婴幼儿配方奶粉选择的多样性以及完备的营养优势,导致中国妈妈日益接纳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喂养宝宝的辅助品。

01

婴幼儿奶粉市场概况

1、新生儿人口

数字显示,年我国出生人口为万人,年下降到万人。此后,在年到年间,我国出生人口在万上下波动。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抽样调查推算数据,去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万人;是自年以来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45%。此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年出生人口比上年多增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而年的人口出生率则为12.07‰。综合来看,预计年新生儿约万人,17-19年新生儿增长率在10%左右。

2、母乳喂养率低

由于我国职业女性比例逐渐提高,以及剖腹产比例较高,我国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年世界银行调查时,中国母乳喂养率还高居67%;年后下降速度加快,到年下降为50.8%,至年到年仅有平均27.8%,其中农村30.3%、城市仅为15.8%,远低于国际平均38%的水平。当前,柳叶刀杂志在全球中低收入国家进行了评估,当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37%。而中国仅为20.8%。

3、生育意愿VS婴幼儿消费

国家卫计委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因为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分别占到74.5%、61.1%、60.5%。

数据来源:国家卫计委

国家卫计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养育子女的成本确实在不断增加,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后,有调查显示,育儿成本已经占到我国家庭平均收入接近50%,教育支出是最主要的一个负担,0-3岁婴幼儿在我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我国80%的婴幼儿都是由祖辈参与看护。

此外,近年来,大中城市房价攀升,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担心女性生育二孩提高用人成本,就业歧视问题也有所显现,一些地方女性产假、哺乳假等权益落实不到位。母婴设施缺乏,女性在兼顾家庭和事业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顾虑。

4、销售渠道

01

电商:主打低价,B2C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B2C渠道销售占比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超过C2C渠道销售额,年占比达到59%。

02

母婴店:小品牌为主,提供差异化专业服务

母婴店逐渐成为小的奶粉品牌的主要销售渠道,小品牌不需要做品牌投入,给予母婴店的费用支持更高。注册制清理中小品牌退出市场后,大量母婴店面临转型。消费者选择在母婴店购物而非在超市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品类齐全,以及店员专业知识丰富,未来母婴店的转型趋势之一,在于从产品盈利向服务盈利转移,立足本地做好母婴专业服务。

03

超市:优势不明显,市场份额下降

年在婴幼儿奶粉销售渠道中超市还占据半壁江山(49%),但到了年,潮湿的占比就降至30%。价格比不过电商,服务比不过母婴店,超市的地位越发尴尬。

02

发展阶段

第一代奶粉追求基础营养素的均衡,以保证宝宝摄取到成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素,但在喂养婴幼儿的过程中发现与喂养母乳的婴幼儿相比智力发育、身体发育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第二代奶粉注重重要营养素均衡配比,使得配方奶粉相比第一代奶粉在营养吸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三代奶粉就是精确模拟母乳中各营养素比例,添加OPO等特殊价值配料的同时采取湿法制作工艺,不仅更好保持了奶粉的自然口感,而且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营养素的活性,实现了第三代奶粉更接近母乳。

03

配方标准对比

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下降,也有部分媒体报道称“国标比国际标准宽松”,事实真的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吗?让我们来对比一下我国现行婴儿奶粉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与欧盟(香港)标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CODEXSTAN72-)年修订版。

图片来源:央视“消费主张”

从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标准对比来看,蛋白质含量、总碳水化合物含量方面国标相较于欧盟标准更为严格;总脂肪含量上国标要求相对略低;在维生素方面,除了维生素B3要求相对宽松外,其他维生素含量的标准都明显高于欧盟标准;微量元素方面除了铁含量标准宽松之外,其他微量元素含量标准都明显高于欧盟标准。

从可选配料标准对比来看,牛磺酸、DHA、ARA三项来看国标和欧盟标准要求是一样的,然而针对氟化物这一项,欧盟标准明确说明氟化物不应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而国标对此并没有做出明确要求。

从食品添加剂、污染物限量标准对比表来看,欧盟标准仅对铅含量作出规定0.02mg/kg,而国标要求为0.15mg/kg;在其他方面国标都做出了明确的限量标准。

总之,单纯从营养素含量来看国标虽然在维生素B3、铁、脂肪含量上相较欧盟标准宽松一些,但更符合我国婴儿体质,且整体上要比欧盟标准更为严格。在禁止添加物方面欧盟标准都做出来明确的说明,而国标并没有,且欧盟标准的铅含量明显低于国标,从这方面讲欧盟标准比国标更为严格。

04

国内外品牌对比——从配方表入手

下面将就国内外不同奶粉品牌的具体产品进行比较分析。为避免婴幼儿奶粉不同段之前配方存在的差异带来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12个品牌的一段婴幼儿奶粉(其中国内品牌5个共6种产品,国外品牌7个共13种产品)。

?

小编吐血整理

产品配方分析

产品配方表数据:各产品包装成分表

价格数据:天猫超市标价(不考虑增加购买量)

仅就配方表来看,不存在外国奶粉比中国奶粉好,或者高价奶粉比低价奶粉好。总体来看,没有哪一品牌能在配方表上全面超出同行,即使产品有着上百元的价差也做不到。比如皇家美素力(.75元/克)和贝因美金装(元/克),前者在DHA、牛磺酸、左旋肉碱、维生素C、维生素D、叶酸、泛酸、胆碱、肌醇、碘、硒含量上均居于这19种产品的首位,后者则在乳清蛋白(包括α-乳清蛋白)、亚油酸、α-亚麻酸、ARA含量上位居榜首,并且在维生素E、K1、B1、B2、B12含量上高于前者。

01

首先是蛋白质的含量及比例,由于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为60:40(牛奶中仅为18:82),最适合婴儿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因此各奶粉生产厂家也在追求向这一比例靠拢。中国品牌对奶粉中蛋白质比例这一项的披露程度更高,而所选的外国品牌中仅美素力一家在配方表中有所提及。

02

在脂肪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构脂OPO的应用,只有两种产品在配方表中做了标注(分别属于贝因美和惠氏),而这两种产品在国内外品牌的产品中都处于中高价位,这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03

至于糖分含量及构成方面,各个品牌没有显著的优劣之分,只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zlff/19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