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创伤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3(6):-
近年来大量研究从不同方面阐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但急性创伤时因患者体循环、肺循环血流动力学之间存在特殊变化规律,创伤后继发的创伤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TICS)分期、早期治疗与其他原因引起的CLS都有所不同。
TICS概念
指手术或各种严重创伤后,继发的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血管内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渗漏到组织间隙,出现低蛋白血症、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缺血等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MOF。
TICS分期
出血未控制期、渗漏期和血管再充盈期(恢复期)。
TICS的发病机制
最大特点是严重创伤后早期大量失血,血清白蛋白严重丢失,血流稀释。大量液体将从毛细血管漏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严重创伤会损伤大量软组织淋巴系统,使其回吸收功能下降。机体遭遇急性损伤或失血性休克1周后,会发生严重的免疫系统紊乱,直至形成“瀑布效应”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创伤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也易继发形成微血栓,大大增加MODS,甚至MOF的发生率。
诊断TICS主要根据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有严重创伤病史或发生在手术后24h内,非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压进行性下降;
(2)24h体质量增加超过3%,全身皮肤黏膜水肿、球结膜水肿,或伴胸、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3)实验室检查是血浆蛋白降低(25g/L),血液浓缩或红细胞压积(HCT)升高,微量蛋白尿阳性;
(4)低氧血症;
(5)X线示肺间质呈渗出性改变;
(6)引流管中非出血性渗出液增加;同时排除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因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但诊断过程中前3条更为必要。
TICS主要并发症:腹腔间室综合征,肺损伤和神经损伤。
(1)腹腔间室综合征:严重创伤、休克或液体复苏失败的毛细血管渗漏患者,腹壁顺应性下降,内脏水肿,腹膜后水肿,腹腔内压力明显增加,压迫腹腔内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使脏器血供下降,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脏器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
大量补液不仅不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反而会进一步减低血浆蛋白浓度,血浆渗透压进一步下降,静水压持续上升,加重组织水肿,腹水形成,腹腔压力再升高,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及时纠正渗漏,继发的肾脏衰竭、呼吸衰竭、肠坏死都可能引起死亡。
(2)肺损伤:肺是对全身性水肿和炎症反应最敏感脏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TICS最常见也是最严重并发症,肺部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创伤患者一旦继发ARDS,病死率高达50%,并且无论采取任何肺组织保护措施,都不会降低病死率。早期发现ARDS意义重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大量研究报道微量蛋白尿与创伤后是否继发ARDS有相关性,微量蛋白尿正引起人们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