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儿便血守护孩子成长
2016-9-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了解小儿便血守护孩子成长
儿童便血有哪些缘由?应当如何预防?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作者:医院肛肠外科
指点:医院肛肠外科
(首发于“书信肛肠医生”)
为难的就诊现状
面对着一个幼小的生命,从呱呱坠地到盘跚学步,再到茁壮成长,作为父母,定是万千欣喜缭绕心头。
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先生已逝,言犹在耳。的确,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家族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但是当儿科医生荒遇见还没有成熟的三级诊疗制度,为难的就诊现状来了。一旦孩子生病,大多数家庭像无头苍蝇一样寻医问药,在百度上搜名医、名院,一股脑涌过去。俗语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个孩子生病,必定全家出动,本着“孩子事无小事,孩子病无小病,严要求,高标准”的看病原则而来。
看病人山人海,和春运有得1拼,但最让人恼火的是没找对医生,吃了药都不一定见效。无医学背景的父母如何才能第一时间找到对的大夫呢?这就需要家属尽量准确、详细的提供疾病信息。如此说来,父母才是孩子的“首诊医生”。
如何准确高效救治
拿儿童便血来讲,许多家长便血的第一反应是——上火。近年“上火论”乘着各大电视台广告的东风,刮遍大江南北,深入人心,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便血[z1]在儿童时期其实不少见。儿童便血色彩一般为鲜红、粉红、暗红或黑色大便,还有部份儿童大便色彩正常,而大便化验时查出大便带血,儿童便血常可不伴其他症状。
若发现大便有上述色彩异常,应及时就诊。
就诊前应肯定吃的食品与大便色彩之间有没有关系,比如红色食品、含铁剂制品等。同时要明确发现便血的时间,出血的色彩、快慢、出血量,便前出血还是便后出血,是不是有粘液、脓液,是不是与粪便相混杂,有没有腹痛、肛周疼痛等。
救治时还需提供既往病史,如口腔、鼻咽、支气管和肺等疾病,排除因这些部位出血被儿童咽下后所引发的黑便。
疾病早知道防患于未然
1.急性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易被误诊以致肠坏死,乃至死亡,应尽早救治。病发多为11岁之内儿童,其中1岁之内为主要病发人群。
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右边腹或横结肠处可触及1香肠样肿块。当1岁之内儿童出现呕吐、阵发性哭闹或便血时,应高度警惕肠套叠可能。
肠套叠复位可采用小儿腹腔镜手术,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更容易被接受。
2.肠改变
肠改变即肠管扭结、肠腔闭塞阻塞。本病多呈急性肠梗阻表现,严重者因肠血循环障碍,肠管缺血坏死、出血乃至死亡。
本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由于肠管扭结,致肠壁充血水肿,同时肠壁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性渗出液渗透肠腔和腹腔,部份血液混杂阻塞以下残余粪便排出体外,类似与其他疾病的便血。
本病死亡率较高,故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消除阻塞,恢复肠管血循环。
3.直肠瘜肉
直肠瘜肉是儿童便血的常见缘由,以幼年性瘜肉多见。瘜肉生长在肠壁黏膜层,为一个带蒂的肉疙瘩,位置低的瘜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犹如一个红色“肉球”。多见于3~6岁儿童。
便血特点为长时间排便终末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便混杂,一般无其他伴随症状。结肠、直肠炎所引发的便血,多有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等。
结肠镜检查是儿童便血的首选检查方法,结肠镜可检查全部大肠,其病因检出率非常高。如果患儿为单发性直肠瘜肉,可采用肠镜下电凝电切摘除瘜肉及活检,若为多枚瘜肉,则应分次医治。
4.梅克尔憩室
梅克尔憩室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多发病,系卵黄管退化不全、肠端未闭合而至。
该病便血量大,暗红色,无痛性,可反复发作,出现贫血症状,严重者可有休克表现。
由于憩室内壁有异位黏膜组织,容易引发小肠阻塞、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憩室炎等并发症,因此不论有没有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均应手术切除。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其医治可通过腹腔镜来完成。
5.急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局限于小肠的急性出血坏死性炎症,病变主要在空肠或回肠。此病常病发于夏秋季,可有不洁饮食史。
本病病发急骤,表现为急性腹痛,多由脐周或上中腹开始,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随阵发性加重,血便以赤豆汤或洗肉水样,有腥臭味,如不及时医治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6.感染性腹泻
炎症型腹泻指病原体侵袭肠上皮细胞,引发炎症而致使的腹泻。
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可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粪便镜检可见较多的红白细胞。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乃至休克。
此疾病腹泻与便血同存,以腹泻为主要,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并针对引发腹泻的病原体给予相对应的病原医治,或抗细菌或抗病毒。
7.肛裂
肛裂是指肛门皮肤、肌肉的撕裂伤,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婴幼儿。引发肛裂的缘由包括先天性肛门狭窄、干硬大便撕裂肛门及肛门皮肤损伤或感染。
便血特点为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伴随大便干硬,排便痛,当孩子解大便时就会哭闹不安。
如有肛裂,则应保持肛门清洁(清水洗),涂擦药膏,如龙珠软膏等增进裂口愈合。
8.痔疮
很多人认为痔疮是成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有痔不在年龄。胚胎时期,直肠与肛门逐步对接构成肛门,两者对接顺利,则可以免除很多肛门疾病困扰,而对接进程中“瞄”的不是那末准的,就容易引发肛周疾病。
痔疮便血为肛门有点滴鲜血,伴随或不伴肿物脱出于肛门外,无其他不适。
痔疮轻微者,使用痔疮膏等药物便可,严重者需手术医治。
医学并不是万能疾病重在预防
人是一个整体,各个系统相互影响,除上述常见胃肠道局部的疾病外,其他全身性疾病一样可以引发便血。如血液系疾病引发的便血、新生儿自然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鼻衄(吞咽后)等都可出现便血。
父母除严格要求医疗外,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疾病预防上,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危及生命的疾病,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欢迎投稿到邮箱:liushiyi
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
内容转载自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湖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