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早筛再添新利器无创伤可预测预后

2024/5/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三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已被证实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日,医院大肠外一科蔡国响教授团队联合医院梁莉教授团队等,成功研发并验证了一种新的ctDNA甲基化单倍型检测手段ColonES,通过二代测序评估ctDNA多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而实现无创性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后预测。这项研究成果于日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影响因子17分。

传统筛查手段敏感度欠佳,“无创”新策迎曙光

“我国结直肠癌众多,但由于缺乏早筛意识,大部分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导致总体疗效不佳。”蔡国响教授表示,结直肠癌的发生历经肠腺瘤——肠癌演进阶段,如果能在癌变发生前或癌变早期能锁定病灶、及时干预,可以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肠镜及病理检测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然而,由于肠镜的侵入性操作、需要肠道准备,导致不少人对肠镜筛查的依从性较差。此外,作为目前最常用的结直肠癌检测手段,粪便隐血等筛查手段检测早期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依然欠佳,迫切需要更优早筛手段。

近年来,肿瘤液体活检技术成为肿瘤早期筛查热点。其中循环肿瘤DNA(ctDNA)是肿瘤液体活检的关键靶点之一,已被研究用于多种癌症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预测和复发监测。DNA甲基化是癌症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是肿瘤液体活检的理想标志物。年,蔡国响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医学中心等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tDNA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有望成为解决临床上结直肠癌的早筛和复发监测问题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液体活检增添新武器,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近90%

此次研究中,蔡国响教授联合医院梁莉教授等,再次在液体活检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并验证了一种新的ctDNA甲基化单倍型检测手段ColonES。ColonES通过二代测序评估ctDNA多基因甲基化状态,可用于无创性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后预测。

其中ColonES在进展期腺瘤患者和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到了79.0%和86.6%,在健康人群中的特异性为88.1%。此外,研究也显示,术前ctDNA甲基化水平高低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还显示,ColonES分析优于所有其他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如:癌胚抗原CEA),尤其体现在检测进展期腺瘤灵敏度方面(ColonESvsCEA为83.2%vs2.8%;ColonESvsFIT为83%vs44.7%)和早期结直肠癌灵敏度(ColonESvsCEA为85.3%vs12.9%;ColonESvsFIT为89.3%vs72.1%)方面。

研究数据表明,这种基于ctDNA甲基化单倍型模式的无创检测手段ColonES,能准确地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检测和预后预测,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精准筛查的一种新工具,特别是对于进展期腺瘤的检测效果具有显著优势。

医院大肠外科莫少波博士、戴卫星博士,鹍远生物王辉博士,医院蓝孝亮医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医院大肠外一科蔡国响教授、大肠癌诊治中心主任蔡三军教授和大肠外一科主任徐烨教授,医院梁莉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作者:唐闻佳莫少波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yfys/22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