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不耐受排便困难,早产宝宝的消化道难

2021-1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75.html

撰稿

医院殷张华陈妍

编辑

掌欣志愿者行莫

排版

掌欣志愿者戴英英

早产儿出生后,身体各器官还未发育完善,往往无法适应早期的宫外生活,如不能完成吸奶、吞咽动作,容易发生吐奶、腹胀等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出现排便困难等。

那么,为什么早产儿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应当如何护理?排便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何为“喂养不耐受”?

“喂养不耐受”有五大诊断标准:

喂奶后发生反流或频繁呕吐(≧3次/天);

奶量减少或3天奶量不增;

胃内含有咖啡色样物;

大便隐血阳性;

鼻饲喂养时,潴留量5mL/kg或大于上次喂养量的50%。

符合以上任何一种情况者即为喂养不耐受[1]。

究其原因,主要是早产儿胃容量小,胃肠动力差,功能发育不成熟,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加之消化道蠕动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食管括约肌压力均降低,胃排空延迟,易发生胃食管返流。

另外,早产儿肠道免疫力差,胃酸分泌少,肠黏膜渗透性高,抗体数量少、能力弱,因此易发生感染,甚至导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

而长期依赖静脉营养,缺乏肠内营养物质的刺激则会削弱胃肠屏障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降低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抑制肠黏膜的生长和消化酶的活性,进一步削弱宝宝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能力。

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该如何护理?

首先,提倡无严重并发症的早产宝宝出生后尽早建立肠内营养﹙24h以内为宜﹚,这有利于胃肠道血流供应,促进其蠕动,并增强胃肠道的免疫和消化能力。若开奶时间延迟超过48小时,将显著增加不耐受发生率.

早产宝宝喂养首选母乳,母乳素有“白色血液”之称,是宝宝出生后最符合其生长发育要求的营养来源。母乳中蛋白比例适宜,并含有多种激素及活性肽,可增加胃肠道的吸收能力,增强蠕动,促进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同时母乳中含较多乳铁蛋白和溶菌酶以及免疫活性细胞,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少感染的发生[3]。

因此,应尽早给予早产儿母乳喂养,早期可微量喂养,后根据宝宝的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最终达到全肠内营养。其次,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对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第二,新生儿喂养过程涉及多种生理反射,包括吸吮/吞咽、伸舌及呕吐反射等,任一反射发育不成熟,都将会出现喂养困难[4],而早产儿在肌肉张力、耐受性和吸吮-吞咽-呼吸协调方面与足月儿存在显著差异,这使早期喂养变得困难重重。

使用安抚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刺激早产儿口腔发育,促进吸吮反射形成,帮助更好地经口喂养,同时有助于维持较稳定的心率和氧合等生理状态,增加肠道激素分泌,还可减轻早产宝宝在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不适感,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等[5]。诸多优势都证明在早期给早产儿使用安抚奶嘴是合理的。

第三,可以采用抚触疗法给早产儿良性刺激。

为早产宝宝进行腹部按摩时,感觉会通过体表的触角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由脊髓传到大脑,大脑发出的信号兴奋迷走神经,调节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水平分泌,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合成,同时可诱发排便,减轻腹胀、便秘的发生。

此外,近年来推崇的袋鼠式护理通过母婴皮肤接触,也可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增加奶摄入量,减少胃内残留。同时还可促进宝宝睡眠,减少自主活动,降低热量消耗,加速体重增长。

早产儿便秘怎么办?

无论喂养方式如何,宝宝排便次数≦2次/周,即可认为是便秘。其中以功能性便秘较为常见[6],这可能与早产儿消化道蠕动功能较弱,动力不足,食物在胃肠道内运输时间长有关,加之早产儿进奶量较少,身体活动少,也不利于粪便排出。

适当的腹部按摩对排便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家长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加用力旋转抚触,每天操作2-3次,每次约10分钟左右。

此外还是建议尽量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喂养的早产宝宝排便次数和排便量通常高于人工喂养儿。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特别是添加辅食后,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尤为重要。爸爸妈妈可在宝宝进食结束后,安排固定的排便时间,加强排便反射形成,帮助宝宝规律排便。至于早产儿益生菌的使用,目前医学界还存有一些争议,需要日后进一步的研究。

总而言之,早产宝宝的胃肠道功能不成熟,容易出现吞咽不协调、喂养不耐受和排便困难等消化道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呵护,来帮助这些早产小天使们顺利度过人生的早期阶段。

参考文献:

[1]DuttaS,SinghB,ChessellL,etal.Guidelinesforfeedingverylowbirthweightinfants.Nutrients,,7(1):-.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

[3]陈广明,赖春华,宋小娃等.母乳喂养对NICU中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生长发育及预后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15(12):-.

[4]LubbeW,TenHam-BaloyiW.Whenistheuseofpacifiersjustifiableinthebaby-friendlyhospitalinitiativecontext?Acliniciansguide.BMCPregnancyChildbirth,,17(1):.

[5]LubbeW.Cliniciansguideforcue-basedtransitiontooralfeedinginpreterminfants:Aneasy-to-useclinicalguide.JEvalClinPract,,24(1):80-88.

[6]张树成,王维林.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评述与比较.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3(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21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