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并非悄无声息,医生警示排便若出现
2020-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养护肠道的重要性。
中医肿瘤专家李忠教授:这3个习惯,是肠道受损的"加速器",尽早改习惯1、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使肠道内细菌的种类、数量失衡。
从而导致一些致病性细菌过度的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毒素,使肠道受到损伤,引起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
习惯2、乱用保健品
乱用保健品补充肠道的有抑菌,是错误的选择。
因为单一的膳食纤维只能培养出有限的几种有益菌,若是长期服用单一的益生元,反而会使肠道内微生物单一化,不利于肠道健康。
习惯3、节食减肥
最健康的减肥方式是运动,不是节食。
节食导致摄取的营养不足,肠道菌群就会失衡,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肠道无法正常蠕动,容易引起便秘。
肠癌并非悄无声息,医生警示:"排便"若出现3种异常,尽早就医异常1、大便粗细有变化
大便最健康的状态是条状黄色。
如果排便时发现大便突然变细、有沟痕,甚至颜色发黑,要警惕是肠道肿瘤占据肠道位置引起的。
若病情逐渐发展,肿瘤会堵住肠道,引起肠梗塞。
异常2、排便的次数有变化
排便是人体排出代谢垃圾和毒素的正常过程。
一般每天的排便次数在1~2次为正常,如果自己的排便习惯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如一天排便好几次、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要警惕是肠癌。
不过,细菌肠道紊乱也会引起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所以为了自身健康,在这一症状出现后,最好检查一下,确诊病因。
异常3、便血
这是肠癌上身最典型的症状。
但这一症状很容易与痔疮混淆,所以有很多人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它们的不同点是:肠癌造成的便血呈暗红色,量少,易与大便混合,也就是粘液便血。
而痔疮造成的便血呈鲜红色,量多,不会与大便混合。
生活中,养护肠道,预防肠癌,需坚持"3少、3多"
"3少"
第1少、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色香美味具全。
但是油炸食物,尤其是肉类在经过油炸后,食物中的蛋白质及氨基酸会发生热解,产生致癌物——杂环胺。
如果长期摄入大量油炸食物,会增加肠道癌变的风险。
第2少、高反式脂肪酸食物
比如奶油蛋糕、面包、饼干等。
反式脂肪酸在进入肠道后,会影响肠道的代谢能力,使脂肪等堆积在肠道,增加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
第3少、口味重的食物
比如腌制食物、麻辣烫、火锅、泡面等。
它们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尤其是腌制食物,极易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不利于肠胃健康。
"3多"
第1多、补充硒元素
硒元素能阻断肠道癌细胞的营养供应,被誉为"抗癌之王"。
癌细胞的生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营养,否则就会慢慢枯萎、消亡。
而硒元素能促进人体快速形成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网"的形成。
补充硒元素,其实就是要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
坚果类(如花生、瓜子)、动物肝脏、大蒜、海鲜产品等富含硒元素,绿茶、石斛、白茶、元芙菊等含量也很高。
其中元芙菊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泡水喝,有助于阻止肿瘤扩散、加速肿瘤细胞的坏死,预防肠癌。
在我国,元芙菊主要产自河南云台山,去云台山旅游的,不妨带点儿回家。
第2多、吃东西多嚼两下
多嚼两下,其实是要注意细嚼慢咽。
人的大脑与消化系统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细嚼慢咽是给肠胃准备时间,以便于分泌合适的酶来分解摄入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如果吃的太快,会因为这一点时间差,出现食物进入胃部了,但我们以为自己还没吃饱,于是吃的很撑的现象。
第3多、多做运动
做运动是预防疾病的天然良方。
锻炼身体不仅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力,还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尤其是久坐的上班族,每天抽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延缓肠道老化,加速粪便排出。
建议,选择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4次以上,每次尽量运动30分钟以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