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健康养殖就要使肠道健康
2021-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1肠道健康
1.1肠道的形态
消化道由喙、口腔、咽、食道、嗉囊、腺胃、肌胃、肠管、泄殖腔及消化腺(肝和胰)等器官共同组成。口腔内无牙齿也不分泌唾液。嗉囊只是食物暂时储存及软化的场所。腺胃分泌的胃液也很有限。肌胃有一定的哺乳动物牙齿的功能也只是磨碎食物。口腔和胃等几乎没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鸡的肠道可分为小肠和大肠,总长度约等于体长的6倍;肠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三层组成,有丰富的肠腺和大量的绒毛,对饲料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很强。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大肠较短,包括一对盲肠和一个短管状的直肠。纤维素的消化主要在盲肠中进行。
1.2肠道功能
对鸡来说,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之重要性,比哺乳动物更显重要。据研究,鸡对食物的消化活动有80%以上在肠道内完成,99%的营养物质都要通过肠道来吸收。同时,肠道又是鸡最大的免疫器官,鸡的肠道黏膜与皮肤、呼吸道黏膜等共同组成了机体抵抗外界异物(微生物、灰尘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更是有60%~70%的免疫细胞都位于肠道内,所以肠道对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都是举足轻重的。另外,鸡体80%以上的毒素、代谢物要靠肠道排出体外。
1.3肠道菌群
鸡肠道正常菌群种类多、数量大、且多为厌氧菌,在动物的营养消化吸收、免疫调节、机体发育和产品品质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刚出壳的雏鸡肠道内无菌。随着摄食开始,细菌总数急剧增加,开食2天后乳杆菌在十二指肠内迅速增殖,7日龄小肠部位的菌已基本形成。十二指肠的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和肠球菌。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微生物较少。对空肠进行电镜扫描,可以看到大量的杆菌、少量的球菌以及真菌的菌丝体。空肠占优势的菌群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其次为消化球菌及弯曲杆菌等厌氧菌。回肠的不同部位菌群差异较大。前端靠近空肠,菌数较少,而回肠末端,pH和氧化还原电位低,利于专性厌氧菌繁殖,此处微生物较多,且95%以上为厌氧菌。盲肠内充满粘稠不含食物颗粒的粘液,流动性低,其内的细菌生长情况犹如分批培养,因而菌群数量多,且复杂。
2、肠道问题
肠道健康微生物菌群肠道微生物能影响家禽的免疫和健康,禽病防控,从“肠”计议。一旦肠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对鸡的影响是巨大的,几乎所有的生命与生产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大部分疾病也都跟肠道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雏鸡青年鸡生长发育缓慢(体重等指标不达标)。产蛋鸡开产推迟,或高峰爬坡时产蛋率上升缓慢甚至停滞,产蛋率波动或不明原因下降。
3、影响因素
3.1营养与环境
蛋鸡对水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鸡饮用的水出了问题,最先影响的就是肠道健康。饲料提供了鸡体生长及生产的一切营养需要。饲料中的有害物质、致病微生物造成肠道损伤。水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最重要的营养素。鸡体的生理活动都需要水,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水在体温调节上有一定的作用:炎热季节,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鸡体就靠加强呼吸,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免于中暑;在天冷时,由于水贮备热量的潜力很大,鸡体不致于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发生明显的波动。水还是体内的润滑剂,可滋润皮肤,且关节囊液、浆膜液、眼泪、唾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水中的氯化物、钠钾超标,鸡饮水量剧增会使肠黏膜受损、脱落而引发肠道疾病;水中镁、氟、铅等物质超标也会损伤肠道;水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霉菌及其毒素等超标更会引发肠道疾病。水箱、水管等供水设备清洗、消毒处理不及时,设备内壁会形成溶菌膜,就会向水中不断释放各种毒素和致病菌,造成肠道损伤,引起肠道疾病和全身疾病。
3.2应激与疾病
抓鸡、运输、拥挤等应激因素造成鸡群应激,改变家禽肠道环境、影响家禽肠道的完整性。流感、新城疫等疾病除了其他器官的损伤,还能造成肠道损伤,影响肠道的完整性。温度过高时鸡只饮水量增加,容易发生腹泻影响肠道健康,尤其是育雏期温度过高时雏鸡饮水量增加,引起消化系统紊乱会发生腹泻,例如糊肛现象就是雏鸡受到热应激引起的。冷应激照样会引起鸡体肠道受凉、气泡粪便增多,说明鸡体的肠道已经受到威胁造成拉稀状况,甚至鸡群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所以应防止应激发生,保证鸡群肠道健康。
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可引起动物胃肠道发生形态学改变,破坏肠内微生态平衡,导致大量自由基堆积并破坏细胞生物膜,影响肠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从而导致肠道功能障碍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等。
氧化应激状态下的肠道损伤可能是导致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氧化应激对肠道黏膜结构形态的影响在应激条件下,肠黏膜由于其特殊的血管解剖学特点及对流氧交换机制,较容易发生损伤,常出现肠道蠕动异常、黏膜渗透性增高、电解质分泌、黏液释放、肠上皮形态及细胞的结构和周转异常等症状。
氧化应激对肠道屏障及吸收功能的影响:应激状态下,常发生组织性缺血,以肠道最先发生缺血缺氧。缺血性灌注影响线粒体正常呼吸,糖酵解代谢率增加;同时,缺氧条件下,肠道细胞内产生大量有毒活性氧代谢产物,引起细胞内ATP耗竭和酸中毒,进而破坏肠道绒毛的微环结构,导致肠道黏膜上皮通透性提高,进而发生细菌和内毒素移位,造成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影响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3.3肠道菌群
随着动物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成倍增加,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顶峰。
3.3.1食物玉米、麸皮等原料中的霉菌毒素,进入鸡体内首先损伤的就是包括肠道在内的消化道,除了能直接损伤肠黏膜破坏其完整性外,也能诱发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所致的各种疾病。棉粕等杂粕中含有多种毒素(如棉酚等)和抗营养因子,如不经减除处理就饲喂动物会造成肠道问题。劣质的鱼粉、肉骨粉、血粉、贝壳粉等动物源性原料含有毒素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会引发肠道疾病。石粉中镁、重金属等物质超标损伤肠道,另外初产蛋鸡饲料如果石粉添加速度过快会造成顽固性腹泻。肠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绝大部分为能帮助肠道消化的有益菌,部分为有害菌,正常情况下有益菌占有绝对优势,和有害菌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肠黏膜损伤的情况,使肠道有害菌迅速生长繁殖;高温导致饮水量剧增也会使菌群失衡;滥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性抗菌药,能同时杀灭有害菌和有益菌,但有害菌群恢复更快而导致其占优势等等。如果肠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占上峰,消化活动大受影响,造成肠炎稀泻,导致各种疾病。
3.3.2鸡舍环境水箱、水管等供水设备不经常清洗、消毒处理的话,设备内壁会形成溶菌膜,就会向水中释放各种毒素和致病菌,也会造成肠道疾病。如果鸡舍环境不佳特别是卫生条件差、湿度过高等,鸡容易感染绦虫、蛔虫、球虫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除了直接破坏肠黏膜外,还能诱发坏死性肠炎等肠道疾病。近年,鸡群出现拉红黄色黏粪、过料等症状的情况非常普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小肠球虫、绦虫及霉菌毒素诱发坏死性肠炎所致。蛋鸡高密度饲养也会影响肠道健康,引发肠道炎症。
3.3.3营养长期缺乏维生素A等会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也会引发致病因子入侵、繁殖。长期饲喂难消化的饲料原料如小麦、新玉米等,包括长期饲喂高蛋白日粮,都会加重肠道的负担而造成肠道问题。
4、保健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定期打扫鸡舍,加强消毒,对粪便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暴晒、堆积发酵等),减少鸡舍环境的病原菌含量。加强有害昆虫和鼠类的灭杀工作,减少疾病的传播媒介,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全面的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制定合理的符合自己养殖场的免疫程序,选择相应的合适的疫苗及剂型,确定正确的使用剂量,采取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提高养鸡场的现代化水平,建设标准化自动化鸡场,自动环境控制、自动上料、自动拾蛋、自动清粪,为鸡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生产环境,保持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4.2合理配合饲料提供全面的营养,根据蛋鸡的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为鸡群提供全面的合适营养标准的全价饲料,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保持鸡群较高的生产性能,又不会因营养过高造成浪费、增加鸡体肠道的负担且粪便的富营养化导致有害微生物生长,提高鸡群染病的机会。对日粮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但是食糜在十二指肠的停留时间最短,因此,为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在鸡群拥有健康肠道的情况下,同时需要提供消化率高的饲料以及采取措施延长食糜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采用掺料的方式合理更换饲料,换料要有过渡期,让肠道菌群逐渐适应。
4.3防止原料霉变养殖户会贮存玉米、豆粕之类的原料,遇上阴雨天气,极易造成原料的变质、发霉,因而要定期进行晾晒。玉米在使用前要通过筛选机进行筛选。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脱霉剂,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明显发生霉变的饲料(玉米、豆粕)禁止饲喂,以防霉菌毒素中毒。
4.4添加微生态制剂无抗养殖的到来,急需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微生态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成本低、效果显著、不污染环境。雏鸡刚出壳时,肠道是无菌状态,尽早使用微生态制剂,可帮助雏鸡及早建立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发育,增加采食量,增强雏鸡体质,增强对环境的抗应激能力。育成阶段使用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鸡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和均匀度。产蛋前和开产时使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初产蛋鸡生理性腹泻症状。产蛋中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提高产蛋率,减少死淘率,降低料蛋比,改善蛋壳品质。产蛋后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产生大量的消化酶,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的吸收,改善蛋壳质量。应激状态下,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调整菌群失调,有助于鸡生产性能的发挥,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和均匀率。
4.5添加抗氧化物饲料生产中常添加各类抗氧化物质以减轻氧化应激对畜禽生产造成的危害。抗氧化物质是一类能有效阻止或延缓脂类化合物自动氧化的物质,有助于提高畜禽肉品质以及肉制品在贮存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改善肉的风味,延长货架期,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在养鸡生产中应用的抗氧化物质主要有维生素类添加剂和植物提取物。(根据会议讲座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免责申明:本文章来源于北方牧业,主要供给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