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没冲好,容易导致宝宝ldquo肠

2021-1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西红柿妈咪

生完宝宝后,产科医生都会要求新妈妈尽快开奶,毕竟母乳的营养是无可替代的。宝宝喝母乳营养更全面,而且容易消化,宝宝更容易适应。特别是喝到妈妈初乳的宝宝们抵抗力更强,既经济又不麻烦,宝宝想要喝奶就有得喝。但有的妈妈由于身体的原因并没有奶,所以只能让宝宝喝奶粉,这个时候怎么泡奶粉就很关键了。

家人给宝宝冲泡奶粉时要注意方法,既要保留奶粉中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又要让有益菌群能留下,还要避免其他有害的细菌进入。

之前看到一个电视台报道说,有一小宝宝刚出生没多久,因为家里人冲奶粉没有冲对,险些让宝宝丢了性命。深究原因,原来是新手爸妈不懂泡奶粉的常识,看宝宝太瘦了,想要让宝宝吸收更多的营养,所以给宝宝喝了“高浓度”的奶粉。但这小宝宝各器官还比较娇嫩,她的肠道承受不住这么高浓度奶粉的渗透,所以她的小肠高度缺水,导致小婴儿“肠坏死”。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像这种情况虽然是机率很小,但一旦遇上,就会让宝宝受很多痛苦,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年轻父母应该在孩子还没出生前就学习育儿知识,不要让自己的无知害了孩子。

我们今天列举了冲奶粉的六个误区,希望父母们不要这么做:

误区一:奶粉浓度越高越有营养。

这个是很多新手爸妈和老一辈人会犯的误区,因为看小宝宝没有母乳喝,又瘦个子又小,所以家人想让宝宝喝奶粉尽量胖下来。他们没有学过育儿知识,甚至都懒得看奶粉说明书,就自认为把奶粉浓度提高,就能让孩子吸收更多的营养,完全不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奶粉浓度不是越高越好,父母应该先认真看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来冲泡奶粉,这都是厂家已经检测好的,最适合宝宝的浓度,不要擅自改变。

特别是对刚出生的小宝宝们来说,他们本身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肠道吸收能力也不是很好。如果喝进去的奶粉浓度过高,会加重他们肠道的负担,轻的话会导致孩子便秘,重的话会可能让孩子”肠坏死“,最后还可能会让小宝宝有性命之忧。

所以建议新手父母不要这么做,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想让宝宝晚上不喝夜奶,而加大奶粉浓度是不正确的行为。可能孩子喝一两次没有很大的影响,但长期这么做,后果可是小宝宝无法承受的。如果家里是老人泡奶粉,最好要告诉他们怎么泡才是对的,有些老人会嫌麻烦,私自加多一点奶粉,这样的情况就不要让老人冲奶粉了。

误区二:奶粉用温度越高的水泡,孩子的肚子越舒服,不容易拉肚子。

用温度太高的沸水泡奶粉,会让其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一部分,宝宝经常喝这种奶粉会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可能导致发育不达标。比如,有些奶粉会含有一些有益菌群,促进肠道吸收的,如果泡奶粉时的水温度过高,会让这部分有益的东西流失掉,就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了。

建议家长在泡奶粉时按照说明书上的温度来做,一般的奶粉的最佳温度是40-50度,而有的奶粉是要求70度,所以泡奶粉的水是不能超过70度的,当然也不能低于40度。

家长如果没有办法估量温度,可以去母婴店或者网上购买温度计和恒温容器,以保证奶粉的温度。

误区三:冲调奶粉时,先放奶粉再放水。

关于是先放水还是先放奶粉,奶粉的说明书上都会有写的,婴儿奶粉跟成人奶粉不一样,都是要求先放水再放奶粉,这样好把握奶粉的温度和浓度,不会让奶粉的营养成分流失,也不会影响宝宝肠道吸收。

因为如果先放奶粉再放水,就会让水量不精确,会小于原本说明书上最适合的水量,最后造成奶粉浓度高了。就像第一条的误区所说,宝宝常喝浓度高的奶粉,会加重他们肠道吸收,是有害而无益的。

4、奶粉泡完了,大人可以用奶嘴尝一尝。

有些家长冲完奶嘴,想试一下奶粉的温度,不想烫到小宝宝,而奶粉又挤不出来,他们就会直接吸宝宝的奶嘴,来替宝宝尝奶粉的温度。现在这样做的家长应该很少吧,但还是有一部分的,这样做才不卫生了,可能让大人口中的细菌传给小宝宝。而宝宝刚出生没多久,抵抗力比较弱,很容易让宝宝生病的。

5、宝宝奶粉没喝完放冰箱,留着下次喝。

宝宝奶粉没喝完,最多可以储存2个小时,即使放在冰箱,也不能超过2小时,怕会滋生细菌,吃了会对宝宝不好。特别是出生没多久的宝宝,最好的是少泡一点,如果多出来最好倒掉,不要因为一点节俭而让宝宝受罪。

6、用纯净水或者矿泉水泡奶粉更好。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城市里,他们认为城市里的水不怎么干净,没有过滤好,所以普遍认为纯净水和矿泉水泡奶粉,宝宝喝得更好。

其实白开水泡奶粉才是最好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里面的许多成分已经超过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且除去了杂质和细菌的水会降低宝宝的免疫力,许多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能也已经被过滤处理掉了,这样并不是很好。

以上6个冲泡奶粉的误区,希望年轻爸妈们不要再犯哦,要开始重视对奶粉的正确冲泡,这样宝宝才能吃得更健康。

你犯过这些泡奶粉的误区吗?

我是西红柿妈咪,二胎妈妈育儿达人,生活中育儿经验或有任何困惑都可在下方留言,文章版权属本作者所有,欢迎分享给其他需要的人,欢迎下方点收藏和分享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zzgs/21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