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误吞磁力珠,小肠ldquo吸团
2021-12-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误吞磁力珠
肠穿孔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宁波一名4岁男孩因好奇吞下了20颗磁力珠,结果这些珠子隔着肠壁,将肠子“吸”成了一团,并造成小肠多处穿孔。
图为男童体内的磁力珠。
最医院。通过开腹手术,医生将20颗磁力珠全部取出,并为男童修复了穿孔的肠子。整个手术持续了4个多小时。目前该男童处于康复期。
医院的专家介绍:吞下一颗磁力珠可能会自行排出。但吞下两颗及两颗以上,它们会形成磁性聚集在一起,将“珠子”间的肠壁紧紧贴合在一起,造成肠壁缺血坏死、多处穿孔,从而引发腹膜炎等,危害极大。
家长一旦发现幼儿误吞磁力珠,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除了磁力珠外,纽扣电池、磁铁等也尤为危险。电池容易腐蚀、磁铁容易互相吸附,这些都容易引起肠穿孔,甚至会危及生命。
一个小磁力球就能吸起三枚硬币
小磁力球
磁力球又称“巴克球”,是一种由多个带有磁性的金属实心圆球组成的益智玩具。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以组合出众多的造型。
每颗巴克球的直径只有3-5毫米,本来是成年人的办公桌玩具。但是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喜欢上了这种五颜六色的益智玩具。
据了解,每颗巴克球具有高达高斯的磁力,是国际规定的玩具磁力50高斯的近80倍。一颗黄豆大小的巴克球,就能吸起两三枚一元硬币。
在一些购物网站上,也有很多商家在售卖这种玩具,不过多数卖家标注了“只适合14周岁以上儿童使用”。
玩磁力球的注意事项:
1.适合年龄:14周岁以上;
2.如果发生小孩子不小心吞噬的情况,要立即就医;
3.强大的磁铁可能会破坏或摧毁的一些电子设备,所以绝不能接近接触电子产品、电子医疗仪器;
4.也可能破坏或摧毁磁存储的信息。因此,不应该接近接触任何类型的磁存储的数据,如信用卡,软盘和硬盘。
小肠穿孔术后饮食注意
一般吃稀饭、面线、果汁(新鲜水果榨成的果汁)、地瓜、鸡蛋羹、酸奶、汤水、菜叶等易消化食物。所有进食食物都需要嚼烂再吞咽,避免肠子再次梗塞,最好都是半流质食物。
这样吃两到三个月,也可以吃一点干饭,但是一定要嚼烂。
文章根据网络资料整合
仅供参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百漾商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