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肠套叠的黄金12小时
202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今天在面团妈咪的朋友圈看到一个妈咪宝贝浑身插满管子的照片,心里甚是难受,询问之后了解到原来是得了肠套叠,打气无效之后,进行了手术。在这里衷心的祝愿这位宝贝能够早日康复,不再承受那么大的痛苦!
面团君小的时候经常会曲着身体哇哇哭泣,当时疑神疑鬼的面团妈咪总担心宝贝会不会是得了传说中的肠套叠,因此去读过很多文献资料。其中有一篇“抓住救命黄金12小时”的文章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今天将此文摘录了一些内容,分享给各位妈咪们,让我们一起防患于未然!
“最早了解肠套叠这种病,是在日本育儿专家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里读到的:一旦得了肠套叠,平常一直很健康的宝宝会突然哪儿痛似的大哭,平时一抱起来或者喂喂奶就会平息的宝宝,这时怎么哄也没有用,也拒绝吃东西,正当妈妈们不知所措时,宝宝突然就跟没事似的继续玩玩具吃东西了。当妈妈们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宝宝又突然大哭起来,周而复始,直到开始吐奶和便血。这就是肠套叠特有的初期表现!
书上说,每次哭个大概4-5分钟,然后间隔一会儿又会这样哭,肠套叠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发病,有这样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肠套叠。这种症状持续12小时,婴儿精疲力竭,昏昏欲睡,脸色苍白,之前的这种哭闹方式也没有了。
妈妈们发现自己的婴儿有了这个症状第一时间应该想到是肠套叠,医院送,宝宝就会得救。
宝宝的肠套叠发现得早,在12小时内处理,都可以用灌肠法温和处理。也就是把套进去的肠子推出来。如果超过24小时,开始持续呕吐、脸色苍白、拉果酱样大便,就已经很严重了,说白了就是肠子已经开始坏死了。妈妈们一定不能医院,更不要听像有些庸医所说的一呕吐,二拉果酱样大便,三阵发哭闹,符合这三样才确诊。因为到那个时候,已经是后期,甚至需要手术才能挽救宝宝的生命了。尤其是超过48小时,基本上可以下病危通知书了。
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判断肠套叠最好的办法就是这种病独有的哭泣方式。
根据青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鹿洪亭讲解肠套叠: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通俗的说就是指某段肠管凹陷入其远端的肠管,像收起单眼望远镜一样。发生的年龄大都在5个月至1岁半,80%的病例都在1岁以内,尤以5个月至9个月大最常发生,男婴比女婴多。有些季节性的发作,例如春天的发作可能与某些病毒的有关。它是怎么造成的呢?原发性肠套叠发生于无病理变化的肠管,多发生于小儿。小儿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婴儿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导致肠套叠;蛔虫症、痉挛性肠梗阻等原因也会引起。肠套叠会有什么样的危险?肠套叠的诊断具有时间性,延误诊治,常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医院治疗,否则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肠壁发生环死、穿孔,导致腹膜炎,甚至死亡。哪些症状我们要怀疑宝宝得了肠套叠?肠套叠的典型症状腹痛:小宝宝虽有腹痛,但不能讲述,所以表现出突然发生哭闹、屈腿、面色苍白。缓解时还可游戏或入睡。反复发作后,宝宝精神渐差、嗜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甚至出现休克。呕吐:腹痛发作后不久便发生呕吐。初为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以后带有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果酱样大便:开始时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后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像果酱样。大多数患儿在起病后4~12小时出现这种带有特征性的果酱样大便。少数婴儿来诊时无血便,仅肛门检查时手套上染有血迹。腹部肿块:由于肠管发生了套叠,因而局部隆起似肿块状。在病的早期,腹部可触及肿物;到了晚期,由于脱水、电解质紊乱、腹胀、休克甚至出现腹膜炎征象,此时,腹部肿块反而不容易查出。怎样紧急处理肠套叠?医院治疗。因此,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精神不振时,应想到是否有可能会得肠套叠。如何预防肠套叠?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添加辅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曾经患过肠套叠的婴幼儿,如遇不良因素作用,还有可能旧病复发。因此,如果出现肠套叠的先兆症状时,医院,千万不可大意。”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能让更多的妈咪了解和认识肠套叠这个小儿疾病,如发医院治疗,如没有类似症状也不用心里瞎担心,就像面团妈咪当时那样杞人忧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