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知道袁姗姗儿科医生的十八般ldqu
2021-7-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一颗文艺的心却走上从医之路,新手妈妈却掌握解锁婴儿语言的“秘诀”,一个儿科医生却懂十八般“武艺”,“学习”一直是袁姗姗前进路上不变的主题和动力。
▼文艺女青年从医
“本是女文青一枚,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想选个汉语言文学或者英语,但因为家里的缘故,后来却成了一名医生。”
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袁医生成为了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在医院工作期间,她既感受到孩子的脆弱,也见证了极强的生命力。“一方面我自己喜欢孩子,另一方面觉得孩子自身的自愈能力比成人要强,看到小孩们好起来,觉得很开心。”
急诊、门诊、病房,三个地方轮流值守,在血液病病房里,几乎每个患儿都让袁医生记忆深刻。白血病儿童,有小月龄发病的,也有到十多岁的孩子,他们的治疗疗程比较长,在病房里一住就是几个月,需要定期接受化疗、符合条件且配型合适的需要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间长了,医生护士们也就和他们熟悉起来,成为朋友。有些化疗后的患儿免疫力较低,一旦感染了,生命在加速流逝,但也有一些孩子勇敢战胜病魔。“处久了,看到孩子离开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看到孩子们挺过来了,真的为他们高兴。”
8年的从业经历,让她对儿科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份工作除了忙碌,更多的是带来温暖。
▼不能让孩子成为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年,一直和小孩子打交道的袁医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小天使”。初为人母,她希望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身上,医院忙得昏天暗地脚不沾地之后,回家看一眼孩子倒头就睡。“不能让孩子成为城市里的留守儿童。”医院的工作,全身心投入照顾孩子。
儿科医生照料孩子是不是更加得心应手?袁医生笑着否定,天下父母都一样,哪怕夫妇俩都是专业的儿科医生,遇到自己小孩生病了,反而因为知道的更多而担心更甚。
袁医生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有一天早上宝宝醒来反复呕吐,精神状态很不好,昏昏欲睡,一直指着自己的肚子说痛,不肯吃东西。同是儿科医生的宝爸很担心,认为宝宝一直在阵发性哭闹,腹肌比较紧张,疑似摸到腹部包块,不能排除肠套叠。顾名思义,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病症多发于婴幼儿时期,重则会使导致缺血、肠坏死。宝宝的症状与肠套叠十分相似,爸爸提议尽快带着宝宝去做个B超。袁医生则认为宝宝只是胃肠型感冒,结果到了下午,宝宝就恢复活蹦乱跳了。
“以往总是觉得家长们太紧张、小题大作了,医院跑,一天甚至跑好几回,不仅对孩子的病情没有帮助,医院的医疗资源。当了父母之后,更加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也许只是希望从医生这里缓解一下焦虑的情绪。”
▼听懂宝宝“提需求”
为了更好照顾孩子,在医学的道路上学习更多知识,袁医生在休息期间进修了“睡眠顾问”和“婴儿语言”两门专业课程。
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她发现了宝宝出现一些睡眠问题,如“奶睡、抱睡、白天睡眠时间碎片化”等等,作为一个儿内科医生她更倾向于从病理的角度寻找孩子的睡眠问题。而睡眠课程则是从行为习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