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吃柿子nbsp惹来肠梗阻
2016-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专家指出:柿子富含鞣酸遇到胃酸易凝结形成结石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黄橙橙的大柿子是当令水果,现在已闪亮登场各类水果市场,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以及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日前,在广州打工的小刚看到有柿子上市,勾起了对陕西家乡这一特产的胃口,买了几斤空着肚子大块朵颐一顿,第二天开始肚子胀痛,到医院就医竟然是肠梗阻,最后得手术治疗。
形成胃石造成梗阻中医院消化胃肠专科副主任于涛介绍,柿子本身富含果胶,作为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可以提高粪便的含水量,润肠通便,也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然而,过多食用或者不正确的食用柿子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引发胃石形成及肠梗阻的发生。于涛表示,不成熟的柿子不仅发涩难食,其柿浆中还含有大量的鞣酸(又称单宁酸),成熟的柿子皮中也富有这一成分。鞣酸具有较强的收敛特性,与酸性物质(盐酸等)接触后可以很快凝结、固化。在我国柿子盛产地区出现的柿胃石症就是鞣酸遇到胃酸凝结形成结石引发的。
这一过程在空腹食用柿子时更加明显。患者可以出现上腹胀及胃内的异物感,大量胃石阻塞胃的出口(幽门)还会引起幽门梗阻的症状,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上腹胀、频繁呕吐,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上腹部摸到坚硬的胃石团块。小一些的胃石虽然可以通过幽门进入肠道,但在肠道内大量蓄积会引发肠梗阻。于涛指出,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不仅症状明显,一旦出现肠道缺血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柿胃石作为一种消化道内的异物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阻塞肠道。此类患者均有进食大量柿子的病史,起病较急,出现肠梗阻典型的痛、吐、胀、闭的临床表现。患者期初为明显的腹胀,随后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大汗淋漓,伴有反复的呕吐,完全梗阻时患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逐渐加重。
及时就诊对症治疗如果疼痛加重,由阵发性转为持续性则提示肠道可能有缺血坏死,病情更加危险,需要停止进食,暂停饮水,立即就诊。于涛表明,肠梗阻的治疗主要是及时进行胃肠减压,解除梗阻,恢复肠道的通畅性。部分症状轻微,柿胃石较小的患者可以试用纤维素酶,或者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胃石,使之逐渐变小随粪便自然排出。
也可以在胃镜辅助下对柿胃石注射碳酸氢钠溶液,或者利用异物钳等器械将较为松散的胃石捣碎、散开,随粪便排出。对于顽固难化的柿胃石或已经引发幽门梗阻及肠梗阻的患者,往往需手术治疗取出团块,解除梗阻。
科学食用防止意外于涛提醒,生活中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柿子这一水果成分的特殊性,科学食用,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了。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的柿子,通常一天食用一个中等大小的柿子不会引发柿胃石及肠梗阻;不要空腹食用,饭后吃柿子可以让其中的鞣酸物质与食物混合,避免集中接触胃酸固化形成胃石;尽量不吃生涩的柿子,去除柿子皮;同时,进食柿子后短时间内不要吃酸性的食物或调味剂,比如酸菜、食醋等。科学吃柿子,就能保留柿子的美味和营养,远离柿胃石和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