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5-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蛔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感染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粪内含有受精蛔虫卵的人群,与可使受精卵孵化为具有感染性虫卵的外界条件是蛔虫感染的来源。由于蛔虫产卵量大,卵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御力强,虽处恶劣环境,卵可长期存活达5~6 年之久。人粪中的虫卵污染土壤,未经无害处理的粪便即用来施肥,沾染虫卵的蔬菜生吃或制成泡菜、腌菜等,即可将虫卵带入口中。卫生习惯不良,饭前便后不洗手,小儿喜用嘴含东西或吮指,均可将虫卵带入口。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蛔虫性肠坏死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肠坏死,尤其在20 世纪60~70 年代极为常见。1959~1962 年中国医科大学小儿外科治疗蛔虫性肠坏死88 例,占同期小儿蛔虫外科并发症的42%,为同期283 例小儿各型肠坏死的31.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蛔虫引起的包括肠坏死在内的外科疾病也在逐年减少。小儿蛔虫引起肠坏死较成人多见,多在幼儿及儿童期发病,临床上常分蛔虫性肠坏死和蛔虫性肠扭转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