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冰西瓜下肚,竟导致小肠坏死西瓜等食
2020-9-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18-06-21/32378.html
天太热,一块冰镇西瓜在手,简直世界无忧!
圈妈我每隔几天就会切上一个西瓜,没吃完的就放冰箱里冷藏着。
没想到刷了这么一个新闻:吃了半边西瓜,竟吃出了严重的细菌感染。
在吃了放冰箱的半边西瓜后,武汉一大姐浑身发抖。送医发现:体内的感染指标还是正常值的几千倍!
无独有偶,湖南一位70岁大爷也有同样遭遇。
吃了隔夜冰西瓜2小时后,他突然腹痛难忍,近70㎝的小肠已经充血、水肿、坏死,被迫进行切除。
手里的西瓜突然就不香了!
1
罪魁祸首是保鲜膜?
吃了西瓜后出事的新闻频频出现。圈妈搜了搜,西瓜变坏,网上有人怪上了保鲜膜。
理由是:西瓜盖上保鲜膜,给细菌繁殖提供了密闭的空间。再加上西瓜中的糖分,最终加速了细菌的滋长。
这来源于年的一个对比试验,发现包了保鲜膜的西瓜上的细菌,比没用保鲜膜的西瓜多出了将近十倍。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个实验意义并不大。
这可不是圈妈说的,而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的。
因为日常生活中,冰箱会储存各种蔬菜、水果。而实验中,并没有存放这些。
保鲜膜的作用是防止西瓜和其它食物交叉感染。这个实验中完全忽视了。
事实上,在西瓜盖上保鲜膜,并不会导致细菌物质迅速滋生。
放在不干净的地方、冰箱温度过高,才是导致细菌快速增长的“罪魁祸首”。
所以说,西瓜变坏这个“黑锅”,保鲜膜不能背。
2
不干净的冰箱可能在“养”细菌
有人就好奇了,西瓜放不干净的地方容易变质?冰箱难道也不干净吗?
其实,冰箱里的细菌也多得很,比较常见的有4种: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志贺菌,以及李斯特菌。
①沙门氏菌:常见于生肉、熟食、鸡蛋壳
一旦这些食物离开冰箱,进入常温环境,沙门氏菌也开始悄悄苏醒。它们会在夏季的高温中加速繁殖,会使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②志贺菌:常常出现在蔬菜水果中
志贺菌可能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夏天没吃完的西瓜中也可能藏着它们。志贺菌还会“人传人”,所以将冰箱里蔬菜水果拿出来后,一定要记得洗手。
③耶尔森菌:喜欢在生肉上安家
耶尔森菌是一种嗜冷菌,温度越低,越放肆。所以,夏天囤冰淇淋的朋友,千万别把它们和肉类放在同一格。
④李斯特菌:在熟肉、奶酪、没喝完的牛奶中都能见到
李斯特菌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甚至在零下20℃的冷冻室也能存活1年。
若是不幸中招,免疫力正常的人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免疫力较弱的人,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冰箱中还存在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等等,都不是好惹的。
所以,不想让冰箱成为细菌的“天堂”,一定将冷藏室进行分区,生熟食物分开存放,最好能一个月清洗一次冰箱。
3
西瓜要这么放,隔夜才安全
最后说一下,西瓜怎么放。
◆包上保鲜膜:防止和其它食物交叉污染
◆及时放冰箱:降低细菌活跃度
切开的西瓜应该尽快放入冰箱冷藏,而不是先吃几个小时,剩下的再放。
西瓜在冰箱里的冷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西瓜坏了一点,最好全部扔掉!
如果有些地方坏了,很多人挖掉坏的地方,还会继续吃。尤其是老人。
其实这并不安全,虽然看着没有坏,但细菌也早早扩散到这些地方了。
要不?买个小点的西瓜?一次吃完,就搞定了!
每日分享
育儿知识、趣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