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产儿会喂养不耐受如何判断是否不耐

2020-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喂养问题,也称喂养困难。早产儿出生前,其营养素的来源完全依赖母体输送,出生后情况转变,必须通过自己的胃肠道摄取了,但早产儿的胃肠动力的发育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可能还暂时不能适应这一转变。妊娠5~30周的早产儿肠蠕动的幅度较低,无规则节律、压力杂乱;妊娠35周才会形成能推进食物的复合波群,并且这种波群是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早产儿,尤其伴有窒息、硬肿症、感染的早产儿都可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出现喂养不耐受。所以,母亲在给早产儿进行喂奶时应该密切观察有无不耐受喂养的情况。早发现、早处理,不仅可以防止早产儿营养缺乏症,还可以防止胃肠道的严重并发症如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

早产儿是否能耐受喂养,是早产儿喂养中的重要问题,只有正确判断喂养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

所以,在早产儿喂养中应非常注意观察,主要察看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胃残留量:这是针对NICU里的早产儿的。

对于用胃饲管喂养的早产儿,每次喂养前要先抽取胃中残余奶量,正常为每公斤体重0~毫升。正常的胃残留量是,体重小于克的早产儿,胃残留量每次可以有1~毫升;体重~克的早产儿,胃残留量可以有毫升。如果胃残留量在~3毫升或出现绿色胃残留物时,还不足以诊断喂养不耐受,可以继续喂养。若胃残留量大于上次喂奶量的5%,则要考虑减少奶量。超过正常量时,应减量或停喂一次。

、频繁呕吐(每天大于3次),要开始将喂奶时间延迟,或者酌情不增奶量、减少奶量(超过3天)。

3、观察腹胀:判断腹胀,可以用测量腹围的办法,但要固定测量部位和时间。一般当腹围增加1.5厘米时,应减量或停喂一次。

4、血便或大便潜血,提示有肠道感染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停止胃肠喂养。

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判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zlff/18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