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性结肠炎CT诊断要点一览
2017-4-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老年人、精神神经障碍者等容易发生便秘,慢性长时间便秘可导致粪便嵌顿于肠腔内,压迫肠壁导致结肠炎,不容忽视。医院的JuanCarlosTelleria医生在ACR上的病例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82岁女性,下腹痛三天。
影像学检查
图1为盆腔CT增强横断位,可见粪便嵌塞于肠道,伴肠壁增厚(红色箭头)
图2为盆腔CT增强横断位,可见粪便堵嵌塞于肠道,骶前脂肪层密度增高、饱满(蓝色箭头)
图3为盆腔CT增强矢状位,示骶前脂肪层密度增高、饱满(蓝色箭头)
图4为盆腔CT增强冠状位,可见粪便嵌塞水平肠壁增厚(红色箭头),骶前脂肪层饱满,密度增高(黄色箭头)
诊断
便秘性结肠炎
鉴别诊断
结肠癌、感染性结肠炎、化学性结直肠炎、便秘性结肠炎
病例要点
便秘性结肠炎是由于粪便嵌塞压迫肠壁而导致的一种炎症性肠炎。
CT上三个特点:1.粪便嵌塞;2.肠壁增厚;3.结肠周围脂肪内渗出性改变。
治疗包括人工通便,泻药和/灌肠。如合并肠坏死则需要手术切除受累肠管。
讨论
粪便嵌塞是指由于慢性长期便秘导致质硬的粪块形成,活动度差甚至不活动。最常见的嵌塞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于老年人、精神或神经障碍者以及那些长期服用影响肠道活动性药物(如阿片类药物和铁剂)的人群。
CT上,粪便嵌塞表现为「肥皂泡」样。大小不定。
便秘性结肠炎是指因粪便嵌塞导致肠壁所承受的压力增加,从而发生炎性结肠炎。CT上三个特点:1.粪便嵌塞;2.肠壁增厚;3.结肠周围脂肪内渗出性改变。粪便压迫肠壁可导致肠壁坏死和穿孔。
本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压迫性溃疡(便秘性结肠溃疡),导致结肠穿孔,死亡率可达35%。治疗包括人工通便,泻药和/灌肠。如合并肠坏死则需要手术切除受累肠管。
编辑
巩涛
责任编辑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