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牧兽医猪痢疾短螺旋体的鉴别与防治
2017-3-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猪痢疾的病原是革兰氏阴性的猪痢疾短螺旋体,本病年在美国首次报道,年发现该病原时命名为猪痢疾密螺旋体,也被称为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年将其该命名为猪疾蛇样螺旋体,现在统一命名为猪痢疾短螺旋体。
就猪痢疾短螺旋体防治问题,某规模猪场负责人咨询了金牧兽医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病原特点有什么?
猪场负责人金牧兽医
猪痢疾短螺旋体有4~6个弯曲,菌体长6-9μm,直径0.3—0.5μm,多为2—4个弯曲,两端尖锐,形似双燕翅状。
用琼扩试验可区分猪痢疾短螺旋体的血清型,目前共有A-I9个血清型。
猪肠道螺旋体的主要分为五类,包括猪痢疾短螺旋体、大肠多毛螺旋体、无害螺旋体、中间螺旋体和莫多奇螺旋体,其中猪痢疾短螺旋体是引起猪痢疾的主要病原,而多毛螺旋体则引起猪结肠炎,其他几种不引起致病,呈现弱溶血感染,引起猪的消瘦,往往呈混合感染趋势。
严格厌氧,生长缓慢(37℃生长5—7天),营养苛刻,通常需要10%的胎牛血清或者新鲜血液才能生长,在血平板上可见强β溶血呈云雾状,而无可见菌落,基础培养基中选择性地加入壮观霉素、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和利福平,可提高本菌从肠道样品中的分离率
猪痢疾短螺旋体能在各个时期通过粪便排出,传播发生在易感猪,猪痢疾短螺旋体在潮湿的粪便中具有相当强的抵抗力。
它在0~10℃温度下,在用水稀释的粪便中能存活48d,在25℃下存活7d,在37℃下存活不超过24h,在另一项研究中,猪痢疾短螺旋体能在10℃温度下泥土中存活10d,在含有10%。
猪粪的土壤中存活78d,在纯猪粪中存活d,对痢疾性粪便进行干燥处理能快速消除猪痢疾短螺旋体,酚和次氯酸钠是最有效的消毒剂。
有报道称接种大鼠仅为几天,即可感染。动物感染模型可知,与小鼠的粪便接触后,发生感染的时间在十一天。鸟类也会传播该病,在英国的一个农场中,发现频繁接触猪群的海鹤体内发现了SD病原,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猪场存在鸟类来说也是一种风险因素。该病在家禽中传播的报道较少
该病流行病学有哪些?
猪场负责人金牧兽医
流行病学:
猪痢疾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菌猪。病猪和带菌猪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原,污染词料饮水、食槽等用具及猪圈环境,此病菌只对猪敏感,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育肥猪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下痢,病死亡率一般为50%-90%
该病菌在肠道中寄生,消化道是唯一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采食饮水和带菌环境接触传播。四季均有发病,流行缓慢,持续时间长,各种应激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多变、猪舍潮湿、猪群拥挤、词料突然更换、饲喂不足、长期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且易与其他传染性疾病形成混合感染
猪痢疾短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猪场负责人金牧兽医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8日,长的可达2-3个月
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死亡率高。表现为剧烈下痢、水泻,内有粘液和带有血液或血块,粪便中混有脱落的肠道點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碎片,恶臭,俗称“黑粪”。因高度脱水状态,全身寒颤,抽搐死亡,病程12-24小时
急性型:多见于流行的中后期,病猪排软便或稀便,粪便中含有黏液,多数粪便中含有血液或血凝块和脱落點膜组织碎片。迅速消瘦,多数转为慢性,病程7—10日
亚急性和慢性型:多见于流行的后期,亚急性病程为2—3周,慢性为4周以上。下痢反复发生,粪便含有黑红色血液和黏液。病猪食欲正常,进行性消瘦、贫血,生长迟滞,呈恶病质状态。
病理变化有哪些?
猪场负责人金牧兽医
剖检死亡的病猪发现,本病主要病变局限于大肠,特别是结肠。急性病猪肠粘膜肿胀,淋巴滤泡增大,呈明显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整个肠管呈弥漫红色。粘膜表面覆盖着粘液和带血的纤维素,肠内容物软而稀薄,并混有粘液、血液和组织碎片。病程长的病例,主要为坏死性肠炎,则见肠壁水肿较轻,粘膜表面有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坏死,形成假膜,呈麸皮样或豆腐渣样外观,剥去伪膜露出浅表糜烂面。坏死常限于粘膜表面,肠内混有多量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小肠及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病变,此特征性的病变可用来与其它腹泻病相区别。
该病致病机理是怎样?
猪场负责人金牧兽医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毒力因子包括定居因子、毒素、脂多糖和水解酶等。病原侵入猪大肠的粘膜以及肠腺管,在肠壁腺管内定殖,侵入上皮细胞,脂多糖、毒素等物质参与肠上皮细胞的损伤过程。引起突发性反应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损伤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阻碍其对Na+离子的吸收功能,导致肠黏膜表面损伤,粘液分泌亢进造成肠液在结肠内的滞留,从而发生血凝、黏液性腹泻。
如何诊断?
猪场负责人金牧兽医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分离鉴定
1、涂片镜检
新鲜采集的血粪样本、大肠粘膜、大肠内容物等可以直接进行抹片,可以观察到许多弯曲呈双燕翅状的菌体,并可以观察到其运动性,或者使用革兰氏染色,在高倍油镜下观察,可以清晰的观看到革兰氏阴性的大量菌体。
螺旋体细胞是厌氧的,从Stanton的研究了解到猪痢疾螺旋体B株可以持续在空气中暴露两个小时以上,尽管如此,从外面取回来的样本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运输时需要加上冰块以利于保存活力。
2、B.hyo的分离培养
取新鲜病料,在含有选择性加入的壮观霉素、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和的TSB或BHI鲜血平板上划线,在37°C、一个大气压含80%-95%N2和5%~20%的C02的厌氧培养箱中培养5-7天,挑取出现明显云雾状溶血的区域,连续划线培养3代,即可进行镜检或其它检测
3、PCR
Eider等根据PRE03CG中2.3KbDNA片段的序列分析,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可PCR扩增为1.55Kb片段的寡核苷酸引物和内部寡核苷酸酸,探针特异性的能从9种血清型的B.hyo基因组中扩增出1.55Kb产物。其敏感性可以达到1~10个猪痢疾短螺旋体/0.1g粪便样品。比选择培养基常规培养的敏感性高倍
La等建立一套公认的PCR的检测体系,来鉴定粪便样品、大肠组织样本或直肠拭子中存在的B.hyo。根据B.hyo设计―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bp大小的片段,此PCR检测的灵敏度可以达到~个/g粪便样品。
4、微量凝集试验
Joens和Forsgren等报道用含1%胎牛(兔)血清PBS,0.05mL分别滴入微量滴定板,将10倍稀释灭能的待检血清50μL加入第1孔,并倍比稀释至5孔,第6孔为抗原对照。每孔加菌体抗原50μL,经振荡后置37℃16-18小时,然后室温静置1-2小时观测结果,平均滴度为1:40以上的即可认为该猪群感染猪痢疾短螺旋体。
5、间接ELISA检测
B.hyo血清学诊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原性普遍较弱,特异性与敏感性较低。
罗满林等用超声破碎悬液做为包被抗原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了感染猪血清中的抗B.hyo抗体
La等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原核表达蛋白BmpB的外膜脂蛋白,30kD作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技术,可以特异性的识别B.hyo自然感染的猪群,推测以BmpB为包被抗原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防治?
猪场负责人金牧兽医
1治疗措施?庆大霉素,每公斤饮水中可添加11mg,肌肉注射IU(/kg·bw),2次/d,连用3~5d;
?痢菌净进行治疗时,口服5mg(/kg·bw),或可用0.5%痢菌净注射0.5mL/(kg·bw),2次/d,连用3~5d;对于个别脱水严重的猪,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安纳咖补充体液和强心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g痢特灵+0.5g杆菌肽+g林可霉素,连续饲喂15~20天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对泰乐菌素普遍耐药;在英国出现了对林可霉素和泰妙菌素的耐药菌株。新药伐奈莫林是近年来治疗猪痛疾的首选药物,耐药菌株情况尚不清楚
2防控措施
对发病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泰乐菌素、林可霉素、痢菌净、克林霉素、泰妙菌素、伐奈莫林等抗菌药物均对有特效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对泰乐菌素普遍耐药;在英国出现了对林可霉素和泰妙菌素的耐药菌株。新药伐奈莫林是近年来治疗猪痛疾的首选药物,耐药菌株情况尚不清楚
3综合管理
1、加强饲养管理,饲粮营养要均衡,避免变质词料,避免词料的突然更换
2、其次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妥善处理猪粪。定期用消毒剂彻底冲刷圈舍食槽,将粪便无害化处理。用0.1%次氯酸钠或0.3%过氧乙酸带猪喷雾消毒,定期对饲养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消毒液可选用百毒杀或碘伏等,用3%的火碱溶液对猪场过道或门房进行消毒。
3、再次,实行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度,严禁从疫区引种,对外地引进的带菌猪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一旦发现该病,最好淘汰病猪或者将其隔离治疗,全体猪群进行投药预防,并对猪场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
4、应用药物预防时,可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0.4g金霉素或土霉素,连续饲喂14d,也可使用杆菌肽,每公斤饲料中添加0.25g进行预防,方可收到一定效果。
5、一旦猪场发生该病后立即对发病猪进行淘汰,并做无害化处理,隔离其他猪群,对全场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且对所有饲养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将发病猪圈舍空置2-3个月后再考虑引进健康猪
如有疑问,请给我们留言。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牧兽医
ID:ncjmdb-zx
金牧兽医
兽医综合防控方案的提供者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白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