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这个,81岁老人肠子被卡死,差点送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都是粽子惹的祸!
儿女们过节不约而同买来粽子孝敬老人,一向节约的陈太婆怕吃不完扔了浪费,顿顿“粽子餐”。6月7日,她突然腹痛难忍,右侧腹股沟处多了个硬包块,像肚子上挂了个大鸭梨一样。就医后才发现肠子被卡住,差点丢了命,而凶手竟是香糯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家住渝中区上清寺的小敏有妊娠糖尿病,端午节当天,因一个人在家,她一日三餐共吃了8个粽子,当晚小敏觉得腹胀难受,头晕乏力,一测血糖,发现飙升至12.5mmol/L,吓医院;
长沙少年小鹏早餐连吃4个粽子,随后胃部出现不适。送医后发现,胃部穿孔、坏死,膈疝,导致心、肺功能受损。心胸外科、肛肠外科等多个科室联合手术,经过6个多小时,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
新闻事件回顾News家住胜利街的陈婆婆今年81岁了,身体还算硬朗。端午节还没到,孝顺的儿女们就都从超市买来粽子给她送过去,豆沙粽、肉粽、蛋黄粽,甜的咸的都有。陈婆婆看着冰箱里一下子堆满了粽子,发了愁,怕吃不完浪费,接连几天都是“粽子餐”。前天,她从早饭开始就吃粽子,中饭、晚饭为了省事也没做饭,继续吃粽子。
昨天早上,陈婆婆刚起床不久,突然感到右侧腹股沟的地方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感。其实早在两年前,医院查出患有疝气,因为不痛不痒,而且每次平卧后疝气包块又可以回纳消失,固执的陈婆婆一直拒绝手术治疗,眼睁睁得看着包块从“枣子”长成了“鸭梨”。
原本以为疝气包块可以像以前那样回纳,婆婆便躺下来休息等包块自动消失,但过了一个多小时,包块不仅没能回纳缩小,还变得硬邦邦了,痛得坐不起来,女儿见状,赶紧将婆婆医院。
在该院疝与腹壁外科经过检查发现,陈婆婆肚皮上像挂了个大鸭梨,确诊为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小肠嵌顿,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否则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有生命危险。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陈婆婆终于转危为安。
多吃了几个粽子差点丢命,陈婆婆的儿女们没想到自己的孝心差点害了老娘。
专家提醒Remind疝与腹壁外科主任王勇解释,“腹壁疝就像车胎的外胎磨损后,内胎就会突出来是一个道理。真正的病因是腹壁组织的老化,肌肉萎缩。而粽子是用糯米制成的,粘性大,不宜消化,老年人食用过量,会导致肠管的压力增大,更容易发生疝嵌顿。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方法。”
王勇介绍,老年人是腹股沟疝的高发人群,如果患上腹股沟疝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切忌一拖再拖,一旦发生肠管嵌顿或绞窄,可危及生命。老年人平日应该注意饮食习惯,增加营养,适量的腹部肌肉运动。在这里提醒大家,粽子虽然美味,但不能多吃,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和儿童,多吃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以及其他疾病。
新闻事件回顾News“当时一个人在家,就想偷懒,没想到差点害了自己和宝宝。”昨天,医院的小敏后悔不已,她告诉记者,怀有7个月身孕的她,患有妊娠糖尿病,这几天朋友送了很多粽子给她,前天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干脆选择一日三餐吃粽子,“当时只觉得粽子好吃,又加上孕后期饿得快,一天下来不知不觉竟然吃了8个粽子。”
当天晚上,她就觉得腹胀难受,乏力,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还直喊头晕,她老公赶紧给她测血糖,发现飙升至12.5mmol/L。随后将她紧急送往江北区一院接诊,接诊医生表示,当时情况特别复杂,赶紧给她输氧,又打了一些点滴,才慢慢苏醒过来。
专家提醒Remind医院中医科赵朝庭医生表示,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缺乏膳食纤维;肉粽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般而言,正常人群一天吃,都别超过三个,尤其是肉粽或含猪油的粽子,更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吃粽子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赵朝庭表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粽子绝不是零食或甜点,千万别让它在餐后出现。不少人在外吃饭会先吃菜和米饭,最后才上粽子,把它当甜点,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如果吃了米饭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请别再吃米饭、面条和馒头等。
2.粽子应加热吃。不少市民喜欢把粽子作早饭吃。虽然粽子可以冷食,但会比较硬,应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吃。且早上吃未加热的冷冻粽子,不容易消化,容易胃腹胀痛。
3.别拿粽子当夜宵。粽子属糯米类食物,比较难消化,不宜当夜宵,否则易引发肠胃不适,甚至胃溃疡发作。所以吃粽子应是早晨或中午。
4.不吃过期和发霉变质的粽子,此外,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
新闻事件回顾News家住芙蓉区的小鹏是长沙望城区某学校的一名寄宿生,端午节临近家里包了很多粽子,早餐时他一口气吃下4个粽子。当天上午,小鹏开始出现胃部不适。次日早上,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小杨在学校晕倒,医院。
下午2点左右,小鹏被医院。“入院时已经因感染而休克。”据接诊医生介绍,由于小鹏大量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后造成急性胃扩张,在这种情况下,腹部受压造成胃穿孔,由于胃长时间扭转还导致胃部分缺血、坏死,同时,由于隔离胸腔和腹腔的膈肌被挤压异位,原本在腹腔内的胃、脾、结肠、大网膜等全都“跑到”胸腔,挤压心脏和肺,导致小杨呼吸窘迫,生命垂危。
医院随即召集全院大会诊商讨病情,组织心胸外科、肛肠外科等多个科室联合手术。经过6个多小时,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
专家提醒Remind小鹏因大量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导致胃穿孔,由于胃长时间扭转还导致胃部分缺血、坏死,隔离胸腔和腹腔的膈肌也被挤压异位。
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杜芳腾提醒,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但由于粽子不易消化,切忌过饱,此外,进食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和腹部遭受外力。
这些人吃粽子要慎重Cautious香喷喷的粽子虽然可口诱人,但并非人人都可食用,赵朝庭表示,本身有基础疾病或部分特殊人群,吃粽子的时候更要谨慎,特别是以下六类人群。1.胃病、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最好不要吃粽子,因为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而且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2.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3.孕妇
孕早期,特别是孕吐反应严重的不要吃,因为此时准妈妈的肠胃比较弱,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如果是超重、孕期高血压、血糖高的准妈妈,最好要忌口,因为粽子不仅黏性大,而且脂肪多、糖分多、热量高。如果一定要吃,一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更不能当饭吃。
4.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5.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6.冠心病、胆囊炎和胰腺炎、胃肠肿瘤等病人
食用粽子都要适可而止,不可贪吃。
怎样吃健康?Health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佳节,市面上各种粽子诱惑着我们,但是端午吃粽子也要注意健康,看看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情吧!
1粽子不能在晚上吃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很难消化,晚上吃粽子会造成消化困难不说,还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引起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说,端午节最好别晚上吃粽子。
2夹生的粽子一定不能吃端午节很多人喜欢动手自己制作美味的粽子,只是在蒸或煮粽子时,可能会出现半生不熟的现象。而对于这种夹生的粽子很多人又舍不得丢掉,所以就会选择直接吃掉,殊不知,这种夹生的粽子会给肠胃造成严重的负担,更甚至引发肠胃炎,所以说,千万别吃任何夹生的粽子。
3吃粽子要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