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危害大,想要远离黄曲霉毒素,还

2024/10/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根据新版中国癌症地图,我国沿海地区是肝癌的高发地区,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这些地方是高温高湿环境,是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重灾区,我们自然很容易联想到黄曲霉毒素很可能是肝癌频发的原因。当然我们也会对黄曲霉毒素产生很多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关心的关于黄曲霉毒素的那些问题。什么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我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主要为黄曲霉。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黄曲霉毒素对健康的危害有多大?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足以说明黄曲霉毒素对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黄曲霉毒素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黄曲霉毒素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细胞内质网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进行代谢。因此,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的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当然,黄曲霉毒素没有经过代谢活化是无致癌性的。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它的毒性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1.急性中毒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比砒霜大68倍,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它可以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等。脾脏和胰脏也可有轻度的病变。2.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3.致癌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主要诱发肝癌,也可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等。如何预防、减少其危害?很多人都知道粮食收割之后受潮长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其实,黄曲霉毒素在农作物正常的生长期中就可以形成。比如玉米,土壤中的黄曲霉种子会在玉米棒中萌发。如果那段时间干燥而且高温,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就会明显升高。此外,种植太密、野草太多、氮肥不足、虫等因素,也有利于黄曲霉毒素的形成。所以,黄曲霉素产生条件主要有:基质、温度、相对湿度。它最适繁殖温度为28~38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为85%。因此,防霉霉菌生长繁殖如能控制这些因素的其中之一,即可达到防霉的目的。控制温度可防霉因为黄曲霉毒素食品中检出率很高,因此农作物在成熟后的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应严格控制水分含量和温度,以及严禁食用发霉的食物,从而避免和减少黄曲霉毒素对身体的伤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yfys/23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