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瑞解密系列美国电影中的食人虫,竟然真
2023-10-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96811.html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希尔斯伯勒县确诊一例感染“食脑虫”的病例,这种微观的单细胞变形虫可以引起人类脑部感染,而且致死率高达97%,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食脑虫”通常生活在在温暖的淡水中,它主要通过鼻腔进入人体,但值得庆幸的是,它不属于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传播。其实自年以来,美国多次出现感染病例,其中只有4人幸存下来。鉴于如此高的死亡率,卫生官员也敦促当地人避免与水龙头和其他来源的水经鼻接触,其中包括湖泊,河流,池塘和运河等开阔水域。
讲到这里,是不是人心惶惶,疫情还未过去,又出现了“食脑虫”,这种“食脑虫”难道真的像美国电影中讲的,会吞噬人的大脑吗?今天Dr.G就带大家解密一下,这种奇怪的“食脑虫”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食脑虫”
“食脑虫”,又名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常存活于温暖的淡水中。它能通过鼻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大脑,最终导致被感染者脑死亡。
阿米巴原虫其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广泛的出血性坏死性脑膜脑炎,在脑脊液和病灶组织中有大量滋养体。宿主的易感因素可能存在缺乏IgA,因而粘膜的防御功能受到削弱所致。棘阿米巴的分布更广泛,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常可发现。病变原发部位在皮肤或眼、肺、胃、肠和耳等引起炎症和肉芽肿,在宿主免疫抑制或减弱情况下,可能经血源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GAE)。其损害多为慢性肉芽肿性病变;因此病程较长,可达18-天。有少数病程呈急性,在10~14天内死亡。
除此之外神经系统体征显示局灶性单侧损害,有严重的局灶性坏死和水肿。病人头痛、发热呕吐、颈强直、眩晕、嗜睡、精神错乱、共济失调直至昏迷和死亡。棘阿米巴未转移至脑的一般不致命,少数可自愈。如果一旦转移至脑,感染者一般在出现症状后的1至18天内死亡。
脑部感染染色图哪些病人是怎么中招的呢?
人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疫水洗鼻时,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会进入鼻腔,增殖后穿过鼻粘膜和筛状板,沿嗅神经上行入脑,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NS),继而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其侵袭力可能主要由于产生毒素或溶细胞物质增强吞噬活动,虫体表面存在的磷酸脂酶A和溶酶体酶也会促使发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呼吁大家,这种疾病虽然罕见,但中招后产生的危害巨大,因此,有效的预防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阿米巴原虫感染人脑途径如何预防感染?
一个人并不会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感染“食脑虫”,但当人的鼻腔接触受污染的水后,就可能会感染到这种寄生虫。
这种寄生虫通常会存活于美国各地许多温暖的淡水湖、河流和池塘中,其中,南部各州更为常见。因此感染这种寄生虫的月份通常发生在水位较低,水温较高的7-9月份。
为防止感染这种寄生虫,佛罗里达州卫生机构建议民众避免通过鼻子接触野外的水,避免在温暖的淡水中或发电厂附近,从事与水有关的活动。当必须从事与水相关的活动时,人们最好使用鼻夹,以及只使用煮沸的或无菌的水来使用洗鼻壶。此外,当在温水中游泳后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讲到这里,Dr.G还是要提醒大家,虽然“食脑虫”并非电影中那么可怕,但还是要加强预防,避免中招哦。
参考文献:
刘海燕,罗军荣,胡国良等.1例蛇阿米巴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cnki》,
董海聚,王荣军,张龙现.内阿米巴属原虫分子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进展.《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赵三强,王永颖,王东源等.犬细小病毒继发阿米巴原虫的诊治.《CNKI》,
黄道超,杨光友,王强,牛李丽.人和动物阿米巴原虫病研究进展.《CNKI;WanFang》,
卢艳,陈家旭,张永年,李浩等.FTA-巢式PCR方法鉴定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初步研究.《c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