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那些年我们看过的育儿谣言,你被
2020-6-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受疫情影响,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将会延迟播出。
虽然3·15晚会延期了,但是打假并不会因此暂停。
今天盟妈就准备了70条辟谣,辟谣内容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孕期、育儿,都跟妈妈、宝宝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知道你们中枪了多少呢?
70条辟谣一下子肯定是看不完的,建议大家先收藏、转发,反正母婴最火的70条谣言,盟妈帮你们一次性全辟掉!
N0.1孕前辟谣1、孕期绝对不可以养宠物吗?
其实,只要注意养宠卫生,定期接种疫苗,宠物也没你想的那么危险。
2、真的可以通过肚形、孕期症状看出男女吗?
所有声称可以通过肚形、胎心、孕期症状来判断宝宝性别的说法都是不靠谱的!用验尿卡来检验男女更是在骗钱!
3、改变胎宝性别的“转胎神药”真的存在吗?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那一刻,孩子的性别就已经决定了!“转胎神药”除了会导致胎儿畸形,别无他用。
4、顺产的宝宝比剖腹产更聪明?
顺产和剖腹产相比,确实有很多好处,但真的和宝宝的智商无关。
5、无痛分娩真的会导致产后腰痛?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产后腰痛和无痛分娩有关,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放弃无痛你会后悔的。
6、孕期要远离电子产品,连WiFi都有辐射?
手机、电视的这点辐射微不足道。所以,放心地玩手机吧,别熬夜就行。
7、穿防辐射服真的有用吗?
穿防辐射服的最大作用,可能是提醒大家你是个孕妇。
8、去胎毒真的有必要吗?
再说一次!胎毒真的不存在!别再为了去胎毒吃一些奇奇怪怪的偏方了。
9、吃酱油会导致宝宝皮肤变黑?
吃酱油会导致宝宝皮肤变黑?那黑人要吃多少酱油啊!
10、B超有辐射,孕期要少做?
正常的B超检查不会伤害宝宝,不按时产检才会。
11、肚子小,就说明胎儿营养不良?
肚子小≠胎宝宝小,羊水在肚子里占的分量可比胎宝宝多多了。
12、怀孕后绝对不能有性生活?
只要胎宝宝一切稳定,到了孕中期是可以啪啪啪的,不会戳伤宝宝。
13、孕期生病了也不能吃药?
就算怀孕了,有病也要治啊。不吃药挺着,对宝宝的危害可能更大!但,一定要遵医嘱吃哦~
18、按时产检胎儿就百分百健康?
不是胎儿所有的健康异常,都能通过产检检查出来,但检出风险也不代表宝宝一定不健康。
23、屁股大好生养?
屁股大不一定是骨盆大,可能只是脂肪多,分娩时反而容易压迫产道,还会有难产的风险。别再盯着屁股找对象了~
24、脐带绕颈一定不能顺产?
脐带绕颈有轻有重,有的宝宝绕了3圈也能自己钻出来。能不能顺产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评估。
25、所有的宝宝都会在预产期出生?
只有约5%的宝宝会“准时”出生,预产期仅供参考。
26、孕期头发太长会抢胎宝宝的营养?
胎儿需要的营养通过脐带吸收,毛发则通过发根毛细血管摄入营养,简单来说胎儿和头发吃的不是同一碗“饭”。况且,已经长出来的头发不会再消耗营养,和长短无关。
27、孕酮低一定会流产?
孕酮低不代表会流产,是否会流产要结合孕酮分泌的变化趋势、超声检查、腹痛出血等临床症状来判断,放宽心,遵医嘱,不需要盲目补孕酮。
28、孕期不能吃冰激凌、西瓜和螃蟹,会流产?
所谓的寒凉食物和流产没有直接关系,但冰激凌和西瓜糖分高,多吃无益,螃蟹只要确保新鲜没变质和煮熟透,偶尔吃一点也没问题。
NO.2育儿辟谣29、宝宝的囟门=命门,不可以洗?
囟门是胎儿出生时,头颅骨发育尚未完成而遗留的间隙,后囟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闭合,前囟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闭合。
由于囟门闭合前缺乏颅骨保护,日常要注意避免磕碰伤害。
囟门是可以洗的。但是在给宝宝洗头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能用手指抓挠。另外洗头水不能过热,要用温水。
30、哺乳妈妈感冒不能喂奶?
如果妈妈感冒了,即使不母乳喂养,妈妈和宝宝亲密接触的时候,也可能会把感冒传染给宝宝。
如果妈妈坚持哺乳,妈妈体内产生的抗体就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反而让宝宝不容易感冒。
只要妈妈接触宝宝前,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要亲宝宝,做好这些细节就可以啦。
31、纸尿裤不利宝宝发育?
很多老一辈人都认为纸尿裤对宝宝不好,所以坚持给宝宝把尿。
但是要知道宝宝的尿道要在3岁左右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因此过早给宝宝把尿,很容易造成宝宝尿频,损伤宝宝脊椎。
32、空调不适合给宝宝用?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吹空调会生病,即使天气炎热也不给宝宝吹空调。
宝宝身体调节能力较差,高温极易造成中暑,脱水,出汗过多更是容易长痱子,长湿疹。
可以合理给宝宝使用空调,注意经常清洁空调过滤网,出风口不要直接对着宝宝,温度设定不要过高或过低。
33、宝宝发烧利用酒精、捂汗来退烧?
有些在孩子发烧后,用酒精擦拭孩子身体或者给孩子盖上厚厚被子穿着厚厚的衣服捂出汗,试图来退烧。
这是最没有科学依据的做法了!酒精擦拭宝宝娇嫩的皮肤,皮肤吸收后容易造成酒精中毒。而捂汗极易造成“捂热综合征”,“高热惊厥”,严重会导致宝宝死亡。
36、每个宝宝都需要补钙?
宝宝添加辅食前,只要每天保证好母乳与配方奶足够的奶量,就不需要额外补钙;添加辅食后,加上每日定量的奶量,也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
宝宝真正每天该补的维生素D!
37、矿泉水冲奶粉更健康?
可能大家都认为矿泉水里面含有对身体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所以用矿泉水冲奶粉相对来说也会更加健康。
但是,矿泉水里的元素并不适合宝宝,宝宝长期饮用会阻碍奶粉中的营养吸收,增加肾脏负担,造成宝宝消化不良、便秘等,就用温开水冲调就好。
38、孩子哭闹就是饿了?
宝宝一哭就是饿了吗?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很多时候宝宝哭是有其他的诉求,比如困了,想上厕所,无聊,想跟妈妈待在一起,生病了等等原因,所以要搞清状况再安抚宝宝。
39、捏鼻子能使鼻子变挺?
虽然五官是与遗传有关,但是大多数家长为了宝宝能变得更漂亮,就想方设法去改变宝宝的模样。
宝宝的鼻梁骨还很脆弱,家长捏鼻梁会容易让宝宝的鼻梁骨走形,损伤鼻黏膜和血管,甚至引起中耳炎等。
40、母乳能治湿疹?
这是很多老一辈人的错误观念,涂点母乳能够滋润宝宝皮肤,甚至还能杀菌消毒,治疗宝宝湿疹。
母乳属高蛋白物质,涂到宝宝湿疹的地方,等于在培养细菌,引起宝宝湿疹感染。
41、奶粉冲泡浓一点营养更高?
泡奶粉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的比例!多一勺少一勺都很危险,尤其越小的宝宝越危险。
奶粉冲调过浓,宝宝肠胃吸收不了多余的蛋白质、脂肪等,会增加肠胃负担,引起便秘、消化不良,甚至肠坏死,另一方面还会摄入过多矿物质,伤肾脏。
42、睡觉开小夜灯会刺激激素分泌,影响宝宝发育?
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能直接证明夜灯影响宝宝发育。对于爸爸妈妈而言,培养宝宝的良好睡眠作息习惯,比担心夜灯可能造成的影响要重要得多。
如果确实需要一盏小夜灯以方便照顾孩子,尽量购买灯光微弱柔和的,并且使用时避免直射孩子的眼睛。
43、枕秃,多汗,出牙晚,夜惊,O型腿……都是因为缺钙?
都和“缺钙”无关。枕秃和多汗都是婴儿成长期正常现象,一般6个月以后就会好转。
出牙晚大多数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和营养状况无关。
幼小的宝宝夜里惊醒哭闹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多种可能影响。
2岁内宝宝O型腿都是正常的,如超过2岁还有明显O型腿才应考虑是骨骼发育问题。
47、发烧会烧坏脑子?
不会。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发烧可以让人变傻或者烧坏脑子。
有的宝宝在发烧后出现了脑损伤的情况,是因为宝宝本来就得了会损伤大脑的病,而这种原发病又同时引起了发烧症状。
48、宝宝活泼好动就是“多动症”?
“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核心表现是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安静、容易冲动。
宝宝如果能专注游戏,只是活泼好动,妈妈只能给多点耐心,这样的宝宝往往更聪明,身体素质也更好哦~
49、宝宝磨牙说明肚子里有蛔虫?
目前并无直接证据证明磨牙与肠道寄生虫有相关性。其实导致磨牙的原因很复杂,是由许多因素协同作用的。
目前肠道寄生虫的检验手段已经很成熟准确,到医院做个检查便知。如果宝宝磨牙问题严重,医院寻求帮助,而不是擅自用驱虫药。
50、宝宝少吃糖就不会蛀牙?
不一定。吃糖会增加蛀牙的风险,但不吃糖也一样可能会蛀牙,日常食物中含糖分的可不仅仅只是糖。
另外引起蛀牙的不仅仅是糖(尤其是蔗糖),还与这些糖分停留在牙齿中的时间长短有关。吃完含糖食物及时刷牙,能显著降低蛀牙风险。
51、宝宝烫伤马上涂酱油或牙膏?
不要再信这些民间偏方了,不仅不能消炎镇痛,反而可能污染伤口导致感染发炎。
正确处理方法是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
“冲”,用流动水冲洗;
“脱”,在水中小心剪开脱去衣服;
“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
“盖”:用干净纱布等覆盖烫处;
“送”:医院。
52、学步车能帮助孩子早点学会走路?
宝宝从爬到走,有自己的发育规律,太早使用学步车,会造成发育进程混乱,另外长时间让宝宝坐学步车,还容易引发O形腿和足外翻等问题。
53、宝宝噎住了应该马上喂水?
要分情况。如果食物只是堵在食道里,气道通畅,喝水能帮助食物进入胃部。
如果食物滑入了气道中,呼吸不畅,哭不出来,喝水反而适得其反,医院。
57、益生菌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
益生菌只针对调节肠道菌群有点作用,提高免疫力?别太高看了它!
58、说话早的宝宝更聪明?
宝宝说话早,语言能力也就更强,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在沟通中得到锻炼,和同阶段其他语言发育相对迟一点的宝宝比起来,确实会显得更聪明。但是,说话早也不能代表着以后长大了就一定更聪明哦~
59、宝宝6个月以后就可以吃盐,不吃盐会没力气?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确实对人体作用重大,但钠离子并不止存在于食盐里面,天然食物和母乳、配方奶粉中都有。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只需保证正常的饮奶量和辅食量,就不用担心缺钠,更不用担心没力气。
60、补维C可以预防宝宝感冒?
补充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没有实质性作用,纯属心理作用(安慰剂效应),所以平时注重膳食营养即可。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同理。
61、宝宝要早睡觉,不然会长不高?
目前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认为睡眠和身高有关系!反而有一些研究认为,身高和睡眠没有关系,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因人而异,其峰值是根据不同人的入睡时间来确定,而不是定点分泌!
所以,宝宝晚上到底几点睡觉,其实没关系的,最重要的是宝宝的每天睡眠总时长要有保证。
64、标有“儿童”字样的食品更适合儿童?
错误。我国没有2岁以上儿童的专用“儿童食品”标准,“儿童食品”是企业自己造的概念,具体差别要细看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65、为了均衡营养需要定期更换不同奶粉?
其实相同阶段的奶粉,营养配比大体都相似,不同的可能只是个别微量元素的多少,对孩子成长所需的基本营养都是大同小异的。
宝宝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对于新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一般不建议经常给1岁以内的小宝宝换奶粉。
66、新生儿要绑腿,不然长大容易腿不直?
千万别坑娃!绑腿不仅会让宝宝因腿脚活动不开而更容易烦躁哭闹,绑的过紧还可能阻碍宝宝腿部血液循环,导致关节坏死!
67、配方奶喝到1岁就不能再喝了?
1岁后孩子可以食用全脂奶、奶酪、酸奶等各种奶制品以保障每日奶量。配方奶也是奶制品的一种,只要孩子爱喝,都可以饮用。
68、初乳很清,对新生儿没营养?
初乳看起来比较稀,是因为脂肪含量比较少,其实初乳里有很多抗体,对宝宝的帮助非常大。
69、1岁内宝宝牙没长全,不用刷牙?
没长牙也要注意清洁口腔,从第一颗牙冒出开始就要刷牙啦,不然孩子蛀牙可伤脑筋!
70、哺乳期减肥母乳也会变少?
哺乳期是可以减肥的,但是减肥期间一定要保持充足的营养供给,这样才能够保证妈妈的乳汁内有充足的营养成分,保证宝宝的营养需要,科学的哺乳期减肥是不会让奶水变少的。
而从心理上讲,对宝宝的性格成长也是不利的;容易形成依赖,增加夜醒频率。
屏幕划到这里,手指都酸了吧?辛苦你们了。
这70条谣言里,一定有你曾经看到过,或听人提起过的,现在局长统统辟谣后,再也不要让谣言祸害家人和宝宝啦。
别忘了分享这篇辟谣,让更多人看到,也让谣言从此难以生存!
END素材来源妈妈网育儿、好妈妈育儿大全、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