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科普指南一

2017-7-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缺血,其临床表现类似,虽然数症状和体征无特殊性,但仍有其特点,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最常见的表现是突发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明显便意,在之后的24h内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匀,出血量不大,极少需输血,否则需考虑其他诊断。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19例患者中,缺血性肠病时腹痛19例,便血17例,出现肠功能紊乱所致的恶心、呕吐的4例,伴有腹胀、腹泻、便秘症状分别为5例、4例和2例。病变早期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出现出血及水肿,粘膜呈暗红色。伴随病程的进展及病变的加重,表层粘膜坏死、溃疡形成。病变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透壁性梗死transmuralinfarction),甚至引起肠壁破裂、腹膜炎、休克致死。梗死面积小者可不穿透肠壁,局部发生纤维化。病变自愈后可因瘢痕形成引起肠狭窄。.

结肠镜检查

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根据结肠病变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严重程度,一般将IC分为两型,为非坏疽性和坏疽性。其中,非坏疽性又分为一过型和慢性型,一过型病变为一过性短暂缺血,病变涉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呈环形、纵形、蛇形及散在溃疡糜烂。溃疡在亚急性期边界清楚,可长达3~4cm,宽1~2cm,周边黏膜水肿、充血,需动态观察。在19例IC患者中:非坏疽性IC14例,其中,一过型11例,和慢性型3例;坏疽性IC4例:见严重缺血或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黏膜病变为全壁坏死、形成深大纵形溃疡(穿孔1例未做镜检)。

放射学检查

腹部平片19例中16例早期可见局限性痉挛,随后见肠腔积气,节段性扩张,病变肠段结肠袋消失,但无特异性;7例可见类似小肠Kerckring皱襞样的横嵴,其为本病的特征性X线

征象之一,1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严重的缺血肠病穿孔。钡灌肠特别是结肠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急性期17例均可见特征性的多发息肉样充盈缺损,称之为“指压迹征”或“假性肿瘤征”,肠管痉挛、脾曲锐角征早期亦多见,1例肠壁内出现钡剂显影则有特异性,说明坏死深达肌层。穿孔1例未做。19例中有13例在病变中后期行CT检查,能清晰的显示肠壁环形增厚、狭窄、扩张积气,门静脉内气体及腹腔内游离气体,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改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病因分析

血管病变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血液病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

血流量不足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

其他疾病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0%,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缺血性肠病。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腹痛、便血,伴有恶心、呕吐、纳差,以及腹胀、腹泻,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由于年老体弱,中气亏虚,日久“因虚致瘀”,使肠道脉络瘀阻,致血不循经,血溢脉外而便血;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腹痛、腹胀;中焦枢机不利,故恶心、呕吐、纳差;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也是因虚致瘀的表现。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女人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yfys/15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