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月婴儿小肠竟被切,只因爸妈冲奶粉有问
2016-1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新生儿降临人世
是每位父母都感到幸福的时候
然而,新生爸妈们如果没注意
怎么去照顾新生儿
很容易像下面这个婴儿一样
出生半个月后,小肠被切
早产儿肠子被切35cm
女婴朵朵(化名)是一名早产儿,待在妈妈肚子里28周(七个月)就出生了。由于出生时体重只有1公斤,身体瘦弱。可是,万万没想到,出生仅半个月后,朵朵竟然患上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面临肠穿孔的危险!
朵朵出生半个月后,出现腹泻、呕吐、心率加快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会导致肠穿孔。因此,朵朵就被推进了手术室。
在手术途中,医生发现一段长约35厘米的小肠已经发黑、坏死。医生切掉坏死的肠子,并给朵朵做了造瘘手术(就是就是把人体内部有肿块的或改善原有疾病导致的通气功能障碍,方便粪便聪这个瘘放出)
医生介绍说:手术后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手术完肠子比较脆弱。如果粪便从受伤的肠管内通过,肠子会有继续坏死和感染的可能。而且还要在等两三个月时间才能进行闭瘘手术。而且由于朵朵是早产儿,营养吸收不够,闭瘘手术需提前进行。
原因或是冲奶粉有关
对于朵朵发病的原因,医生说:在早产儿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坏死的发生率非常高,个早产儿中,有5—10个会患上此病。
这么可怕,百分之十的机会
同时,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早产儿肠道未发育成熟,黏膜屏障极其脆弱,不适当的喂养(如奶量增加过快,配方奶粉选择不当、奶粉泡太浓)或者一些药物极易造成肠坏死。
另外早产儿很多脏器还没发育成熟,如果加奶太快或泡得过浓,肠道就可能无法耐受,并出现肠道渗透压失衡,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那么,新生儿的胃有多大?
新生婴儿的胃部容量大小是这样变化的:(以婴儿平均体重g为例)
在生后第1天约为7~13mL,像樱桃那么大在生后第3天,大约像核桃那么大在生后第5天,大约像杏子那么大在第30天以后,大约像鸡蛋那么大而又该喂多少奶呢?
以上面同样的例子(g重的婴儿),一天要喂大概每公斤体重50ml,每天增加的量也是每公斤体重50mL,并逐步增长达到每天~mL/Kg体重。
如何判断宝宝吃饱奶呢?
一般还是宝宝自己说了算,即按需喂养。假如宝宝吃饱了,一般能够坚持3~4个小时,如果宝宝吃完一顿,不到2个小时就哭闹,那很可能说明上一顿没有吃饱。
七大冲奶粉误区误区一:奶粉越浓越好
奶粉含有钠离子,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加,诱发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影响智力发育。其实父母只要按照奶粉罐上的说明去做就可以。
误区二:先放奶粉后冲水
很多爸妈都是先放奶粉后冲水,其实这很容易让奶粉溶解不均匀。正确的应该是先放温水,再放入奶粉。
误区三:上下摇晃奶瓶
有些父母为求方便,用上下摇的方式让奶粉溶入水中。其实这样容易让奶水产生气泡,导致婴儿呕奶。正确应该是水平转动晃动。
误区四:沸水冲奶粉
虽说沸水可以消灭病菌,但是对于奶粉的某些成分,如:乳清蛋白,一旦高温,容易影响婴儿消化,其实最合理的温度是按照奶粉罐内所写的温度最好。
误区五:奶粉二次饮用
婴儿吃不完的奶水,常温下不能存放超过2小时。而且冷藏情况下也不能超过24小时。因为奶粉是很容易变质的。
误区六:换奶粉太频繁
奶粉不宜频繁更换,不然很容易引起宝宝肚子不适。如果真的需要给宝宝转奶,那么在初期要把新老两种奶粉混合着吃。
误区七:矿泉水冲奶粉
别以为矿泉水有营养,由于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钙等物质,婴儿的肠胃消化功能弱,长期饮用矿泉水冲的奶粉很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和便秘。
不忘点赞
他们都在看(白癜风的发病年龄白癜风偏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