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便有这些异常,要当心结肠癌
2016-9-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如果大便有这些异常,要当心结肠癌
吃喝拉撒睡是一个人每天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这些小事一旦出现异常改变却常常提示大问题。胃口不好说明您的消化系统可能出了状态,睡眠障碍会引发内分泌和精神系统紊乱,而一个人如果出现了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如便频、便秘、便血等表现,有可能是结肠癌的征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近20年来癌症出现出年轻化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走高。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而结肠癌的发病率在连年升高的同时,死亡率也位于我国恶性肿瘤第五位,仅次于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结肠癌好发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65%病发于40岁以后,以40岁~50岁年龄段最为多发。它的产生与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和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1.饮食因素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及低维生素饮食好发结肠癌。食品纤维对结肠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增进粪便致癌物资的排出,调理肠道酸碱度,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肠道粘膜屏障作用。长时间食用油炸、腌制食品则是结肠癌病发的危险因素。2.遗传因素结肠癌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它与家族结肠性瘜肉病关系密切。该病家族中得病率可达50%,如不医治,10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如果一个人的双亲都得了结肠癌,那末他本人患此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最少8倍。3.炎症因素结肠的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日本血吸虫病,由于肠粘膜组织反复遭受破坏和修复而致使肠上皮增生、腺瘤化,终究引发部份患者产生癌变。了解和发现结肠癌的初期症状对结肠癌的诊断和及时医治十分重要,结肠癌初期常常会有以下表现:1.排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还可有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粪便表面常有少许血液和黏液附着。随病情发展,便血逐步增多,并有里急后重感。“里急”是指肚子里面的内急,一阵一阵的肠痉挛既疼痛又想大便;“后重”是指大便刺激肛门时产生的便意,但实际上已无大便可排,即便拉出来也只是水样便或极少量的伴随脓血样的大便。2.腹部不适腹痛是患者初期症状之一,常在进食后加重。不同部位病变引发的疼痛症状也不尽一致,结肠肝曲肿瘤可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右半结肠癌疼痛常放射至脐上部,左半结肠癌疼痛常放射至脐下部。结肠癌一般生长较慢,转移较晚。晚期可出现腹水、肝肿大、腹块、肠梗阻、骶尾部持续性疼痛、大便失禁等症状。3.全身症状慢性失血、肿瘤坏死感染及毒素吸收引发贫血、乏力、消瘦,病情继续进展会有黄疸、水肿、肝大、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等现象。4.肠梗阻和肠穿孔当肠腔内肿物梗塞肠管、腹腔内构成粘连时会引发不全肠梗阻,初期多表现为慢性腹痛伴腹胀、便秘,进食后加重,排便后减轻。长时间反复发作会致使完全性肠梗阻。如阻塞延续得不到减缓改良,肠管膨胀,肠腔内压力增高,易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乃至肠坏死穿孔,引发继发性腹膜炎,危及生命。”结肠癌需要通过患者病史、体征和相干辅助检查来确诊。对40岁以上,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腹部隐痛、贫血、消瘦、乏力等表现,而且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或肠道腺瘤、瘜肉史,大便隐血实验阳性者,医院完善相干检查,筛查病情。一旦确诊结肠癌,需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医治方案。一般采取手术医治为主、放化疗及生物医治为辅的综合性医治。结合有效的放化疗,结肠癌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大概是62%左右,但术后有转移和复发的可能,一定要定期复查病情。初期发现病变、及时手术干预对结肠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如果您及家人出现了上述大便的问题,请一定留意当心,很有可能是结肠癌发出的信号!(作者:寒水草)
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