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肠坏死 > 检查诊断 > > 猪疾病防治之9

猪疾病防治之9

2016-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猪疾病防治之9

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又叫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或梭菌性肠炎,是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

病原:C型或A型产气夹膜梭菌,本菌能产生引发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α和β毒素。

特点:1~3日龄仔猪排血样粪便(血痢),肠坏死,病发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一旦病发,病原就会长时间存在,本菌的芽孢长时间、广泛地存在于人畜的肠道、污染的外界环境、下水道等处。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范围很广泛,包括猪、马、牛、鸡、兔、鹿等,其中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更加易感,人也有易感性。

易感时间:猪多发生于1~3日龄,1周龄以上很少病发。传染源:带病母猪,病菌长存在于母猪肠道中,随粪便排出,污染母猪的奶头及垫料,造成仔猪感染。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感染。

症状与病理

1.病发急剧,仔猪出身后1天内就可病发,排浅红和红褐色粪便;

2.病猪迅速脱水、消瘦、衰竭,有的病猪呕吐、尖叫,出现不由自主的运动;

3.绝大多数在几天内死亡,若病程在7天以上,则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病猪生长停滞,逐步消瘦、衰竭或死亡;

4.腹腔内有许多缨红色渗出积液;

5.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含血的液体,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小气泡;

6.肠壁粘膜下层、肌肉层及肠系膜含有气泡;

7.病程稍长的肠壁构成坏死性黄色假膜,一般不容易剥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仔猪红痢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急性型:

病仔猪体温一般不升高,排除带有多量泡沫、夹有少许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红褐色稀便,有特殊腥臭味;有的仔猪呕吐,或发出尖叫声。病发后天死亡。

亚急性型:

呈持续性腹泻,病初排出黄色软便,以后变成液状,内含坏死组织碎片;病猪食欲不振、极度消瘦和脱水,一般在出身后天死亡。

慢性型:

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呈灰黄色,粘液状;粪污肛门及尾部。病程2天至数周,最后死亡或因发育受阻而无饲养价值。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特别是对产床和母猪乳头的消毒,可减少本病的产生和传播。

2.仔猪出身后注射猪红痢血清,3ml/kg体重;出身后内服“保命油”,或内服庆大霉素;

3.抗菌素(青霉素、磺胺等)结合Vc结合医治。

4.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分别用红痢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全国免费--

三十年华都饲料,3十年品质见证!









































白癜风医药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