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结直肠癌的放射治疗健康知识之
2021-5-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86.html结直肠癌(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道,结直肠癌是男性第三位,女性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排在第二位。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都非常大,而这一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哪些直肠癌患者需行放射治疗(适应症)?
1、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放疗(T3-4或N+)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证实,直肠癌手术后追加放疗可以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相比术后放疗,术前放疗具有更加明显的优点。(1)术前肿瘤区供血丰富,细胞氧合好,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高,疗效更加确切。(2)由于肿瘤较大而无法根治性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术前放疗后,肿瘤体积可见明显缩小至满足手术条件,从而提高切除率和保肛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与未行术前放疗的肿瘤相比,经术前放疗的肿瘤出现坏死和纤维化等改变,肿瘤细胞活性降低,在手术切除的分离过程中,由于肿瘤挤压引起的细胞脱落现象减少。即使出现肿瘤细胞脱落,其在靶器官生存的机会也较未行术前放疗肿瘤的机会减少,术后出现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可能减少。(4)通过术前放疗,肿瘤的侵犯深度较放疗前明显变浅,部分肿瘤甚至在形态学上完全消失,肿瘤周围的转移淋巴结数量明显变少,甚至相比未行术前放疗能提高保肛率。(5)有研究显示术前放疗者的不良反应和局部复发率比术后放疗者更低。手术前放疗,小肠活动好,受照射容积小,急性和晚期毒性反应较轻,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更低,患者容易接受全量放疗。2、术后放疗:①切缘阳性;②术后II-III期;③局部切除术后合并以下因素:肿瘤距切缘<3mm,肿瘤>4cm,占肠周>1/3,T2,低分化,脉管癌栓,神经侵犯。3、术中放疗:复发或临床不能切除。4、局部晚期无法切除或拒绝手术患者的根治放疗。5、直肠癌盆腔复发后的放疗:①吻合口复发:术后吻合口复发,若无法手术、既往盆腔未行放疗,可考虑行放射治疗;②其他部位复发:放射治疗可作为其中一种治疗手段,配合手术、化疗等。哪些情况不宜行放射治疗?
存在肠穿孔、恶病质、广泛转移的患者不宜接受放疗,具体情况需与放疗科医师具体商定。放疗的具体流程
接受放疗的流程共为以下4步:1、定位(主要指CT定位)(1)体位确定:指决定放疗时采取的姿势,其有利于计划设计及体位重复,减少不良反应,不同部位的放疗体位要求不一样;(2)固定(包括固定器及模具的固定):便于每次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重复相同的体位,减少治疗时的摆位误差;(3)模拟机下扫描:包括CT模拟机下扫描和常规模拟机下扫描,目的:获取治疗相关部位图像信息,确定放疗区域和需要保护的区域。2、靶区勾画①术前放疗范围:GTV:直肠肿瘤及相应层面系膜,上下外扩0.5-1.0cm,转移淋巴结CTV:直肠系膜,直肠上动脉淋巴,骶前淋巴,髂内淋巴,部分闭孔淋巴,髂外淋巴(T4b时选择性照射),腹股沟淋巴(侵犯阴道下1/3、肛管时选择性照射)PTV:CTV+0.5-1.0cm②危及器官定义及限量:膀胱:从基底部到顶部,膀胱V50<50%。脊髓:最大剂量控制在45Gy以下。近端股骨:从股骨头上缘到坐骨结节下缘,包括粗隆,股骨头V50<5%。小肠:扫描前30min口服造影剂,勾画含有造影剂的小肠;或快速勾画包含小肠和结肠的肠袋;或勾画小肠和大肠所占据的空间。肠道勾画超出PTV1cm范围即可,小肠V50<5%。3、计划设计与审核物理师按照医生的靶区勾画、治疗剂量和重要器官的限制,使用计算机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从哪些角度给予射线治疗、治疗范围的大小、剂量等,并计算合成剂量分布图反应靶区的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器官的受量。医生和物理师共同审核计划,不合要求者继续修改完善,达到要求者执行放疗计划。这个阶段需要医生和物理师的紧密配合,修改过程因治疗计划的复杂性而不同,有时1-2天即可完成满意的计划,有时则需要5-7天或更长的时间。4、计划执行医生和物理师对治疗计划均满意后,就可以实施治疗了。首次治疗摆位、拍片无误后进行首次治疗。其后定期拍片验证,确保每次治疗时治疗范围的变化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温馨提示
放疗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