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4旋覆花
202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药性赋》选讲24(旋覆花)50、旋覆花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白鲜皮这味药,讲了它两大功用。
一方面是皮肤病疮疡湿疹里头,用它配合地肤子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现在很多医家都知道这么用,但你如果只知道它在皮肤病中的运用,那就太小瞧了白鲜皮这味药。
白鲜皮它在风湿腰脚痹症里头,也是用了很多。
《神农本草经》认为白鲜皮能主湿痹死肌,不可屈伸,难以行步。
它治疗痹症非常全面,既能够清热除湿,还可以祛风,白鲜皮以它独到的气味,可以把风邪往外散,大都数气很烈的药物,都善于外散为阳,从而治疗风邪。
所以你不管是湿热的黄疸,还是风邪的痹痛,白鲜皮一味药都可以用。
特别是很多病人内伤湿热,下注腰脚外感风寒,束闭肌表,导致腿脚屈伸不利。
这时白鲜皮就是很好的选择。
能够集祛风除湿,又清热解毒于一体的药物非常少,所以常用四妙散配合白鲜皮治疗湿热下注,腿脚顽痹,关节不利,局部死肌。
所以古人有一味白鲜皮汤治疗产后风之说,因为白鲜皮,外能通利九窍,下能行水道,中间可以通关节,乃治疗各种湿热黄疸,风寒痹症之要药。
大家应该知道这味药是怎么走的吧。
从上往下,把脏腑关节要害之处打通,然后引浊水从膀胱利出,然后利用它独到的气味,冲开毛窍,把邪风赶出体外。
这样能上能下的药物,本领必也高强,所以我们千万别小觑了这药,以为平时少用就忽视了它。
在南方,我们经常会用到白鲜皮。
为什么呢?
想通这个道理,你南方的很多疾病都会治了。
这可是有经验的南方名医的不传之秘,这里跟大家讲一讲。
大家看,南方哪种邪气最盛呢?
湿邪!
为什么?
一方面降雨量大。
另一方面近海河流充沛丰富。
还有一方面地处低洼,海拔不高,水湿容易蒸上来。
由于这三方面原因,导致南方人湿热比较重,普遍家庭都懂得煲些清热利湿的凉茶来喝喝。
如果真的你身体湿热重,那么你一喝了这些凉茶,,马上就神清气爽,腿脚轻健。
为什么?
因为湿热重浊粘腻。
一旦退出人体外,那么血脉运行阻力一减小,浑身反应就灵敏多了。
而且最终要的就是湿热重,腿脚必沉重,湿热一减,腿脚立马轻快,经常给病人服用健脾除湿的药。
病人脾湿重的,重用薏苡仁,使湿气一下达,托出体外,他腿脚好像松绑一样,似乎解下了一团沙袋,上起楼梯来,都三步并作两步走。
这样体质的恢复,就指日可待。
大家观察一下,南方湿气重,什么地方最容易腐烂?
没错!就是桌子的脚。
靠近地面潮湿,桌脚都佷容易腐烂。
所以人体为什么糖尿病到后期会烂脚,这跟湿浊也分不开,你如果湿浊排不出体外,纷纷沉淀到脚部,使气血流通起来粘滞难行,局部就佷容易坏死。
所以你如果不懂得除湿之法,不管是糖尿病,还是普通的杂病治起来,都不容易。
50、旋覆花3所以南方的医生,如果不懂得研究治湿的药,他在南方行医很难走得通。
这就是你在不同地域,要掌握住这种地域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用某些方剂,往往收效更显著。
中医就是这样灵灵活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也因天制宜。
你必须把整个时代的特点,地域的风气,都思考进治病里头,你就能够成为地方医,时代医,而不是个狭小的草木郎中。
所以《黄帝内经》上说,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你看这句话讲得多好,南方那么多皮肤病湿疹,那么多筋骨萎软,静脉曲张,难么多关节屈伸不利,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地的湿气蒸上来,使你身体处在湿浊的环境中,你如果稍微又懒惰一点,不勤于运动,再稍微贪吃一点,好食肥甘厚腻,那么你整个身体就开始差了。
为什么?
脾主湿,脾主四肢,脾主运化啊!
你饱食伤了脾,不运动四肢又伤了脾,思虑过度还伤了脾,这样脾为湿邪重重包裹,那么你四肢就没有安慰的时候。
所以四肢痹症,能够从治脾入手,那这已经是一个高手了。
为什么李东垣《脾胃论》里头,他不单治脾胃,治风湿痹症更是一绝。
关于《脾胃论》,以后我们又时间,再跟大家选讲选讲。
白鲜皮还有一些未尽之意,这些留待大家去挖掘,我们接下来将旋覆花这味药。
###-----------------------------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长期无形的气机瘀滞,不能得到疏泄条达,就会长成有形的包块。
一个癌症的成长,不是那么容易的。
它是一个慢性渐变的过程,是一个由各种因缘不断由量变,最后到质变的结果。
所以想要截断这种变化,你需要早起就有这个意识。
要在它无形气机瘀滞还没有长成有形包块结节时就要懂得去疏散。
《黄帝内经》上说,各种气机郁闭皆属于肺。
这就告诉我们哪种类型的人身上容易长包块,肺部容易长癌症。
就是长期气机郁闭的。
就瘀成结,就瘀成块。
大家别先看这气机瘀滞,瘀滞一时是小问题,可长期瘀滞就是大问题。
瘀滞在肺就会咳嗽长包块,瘀滞在肝容易长囊肿,瘀滞在胆容易结石。
瘀滞在心容易梗塞,瘀滞在肠道容易长息肉,瘀滞在皮肉容易长脂肪瘤,瘀滞在脸部容易长痤疮暗斑。
所以行外看热闹,行内看门道。
病人一般看到癌瘤这个西瓜而担忧,看它慢慢长大而恐惧。
而你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西瓜的营养能量是从哪来的,是从你的负面情绪,是从你的气机瘀滞,源源不断给他供应能量。
人的身体很奇怪,你如果存心善念正念,你的营养气血就供给正常细胞,你如果存心恶念老是生气抑郁,负面情绪大,那么你的营养气血就远远不断去助长包块,去生长结节。
所以为何人们生一场气累几天都恢复不过来,而你快乐地在田间劳动干得再累,身体都恢复得很快,反而更强壮,饮食吸收得更充分彻底。
从这里头我们就可以证明,为什么负面情绪的病人,身上老师这边不舒服,那边不舒服,这里治好了,那里又出问题。
原来就是气机瘀滞这条西瓜藤你没有斩掉,所以到处才结得疾病的瓜瓜果果。
今天年初我们看过一个病人,子宫肌瘤刚切了,又有卵巢囊肿,盆腔炎症,随着乳腺增生,咽喉梅核气也来了。
她愤愤不平地说,为啥疾病老降临在我的身上,为什么这疾病像杂草一样八都拔不完呢?
其实不是拔不完,而是你没有拔到根上。
你用刀切除的只是疾病的枝叶跟瓜果,如果不拔除气机瘀滞的病根,那么这条根藤还会在另外一个地方结出新的病种瓜果来,你切除的速度快,它随后给你长出来的速度更快。
这就是为何不管什么病痛,都要保持气机条达的道理,都不能让自己气机郁闭。
因为各类肿瘤包块,它都是气机郁结的产物,只是郁结在不同地方而已。
你看那些在大病重病,甚至绝症癌症里头能够挺过来,活得绘声绘色的,没有哪个不是心胸开朗,生活阳光的,没有哪个不是善于逆该劣习回归正常饮食生活的。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其必虚,因虚留积,包块乃成。
所以你不要刻意去 你正气慢慢充足,包块就会像纯阳融雪那样,血块冰块慢慢被化成水来。
有个身上长包块的病人,医生叫他切除,他说我没有钱啊。
然后就没有动手术,保健医生对他说,你这个要常常去运动,汗出把包块蒸化。
结果他就经常去运动劳作,也不过度,就像我们前面讲的,慢火煲靓汤。
大家看,人运动像不像锅里用慢火来炖肉呢?
你看锅中慢慢地生出蒸气,就像人体慢慢地蒸出汗水,锅中的骨头肉在你文火的慢慢蒸煮下都变烂了,很容易就消化吸收掉。
所以人体的肝气郁结,乳腺增生,盆腔积液,卵巢囊肿,脂肪肝,梅核气,甚至重到一些肿瘤包块,都会在你慢性持久的耐力运动,通过源源不断地蒸发汗水,把体内这些杂质病理物质,煮烂蒸化,迅速就被自己身体吸收排掉。
现在的人们眼中低估了运动给身体健康带来的重要作用,他们眼中忽略了微微出汗这种活动给身体健康带来的莫大帮助。
有个病人就说,那这样微微运动,就像文火煲骨头汤一样,会不会把身体的正常细胞组织也煲化呢?
我们笑着跟他说,你这个问得好,你看用慢火去煲汤,电饭锅会不会把自己的锅给煲融呢?
它煲的不是锅本身,而是外来,所以人运动出汗,蒸化的不是脏腑组织,而是疾病,因为病非人体固有之物。
这个疾病包块不是身体本来就有多,就像骨头肉不是电饭锅本来就带来的。
所以在里面存在,它就能够煲化。
他听了哈哈大笑说,讲得太好了,我终于明白要怎么保健养生了,我也知道运动的重要,但没听你这样解释,不知道如何去运动,以前我老师剧烈运动追求刺激,常把脚崴了,腿扭了,得不偿失,就像你说的用武火煲汤,火力太快,水都煲干了,骨头还没烂。
这样剧烈运动伤身体,反而不如不动。
原来你说的微微运动,微微出汗,才是中庸之道,才是健康的运动方式。
我们跟他说,没错,只有不紧不慢,你可以几个小时去运动,但又不累的,你可以坚持的,就像老阿婆拔草,就像老阿公劈柴,就像阿姨割草,这些小活常做,就是让自己身体进入文火微火状态。
那么不要说是痰饮瘀血气滞可以被你身体蒸化煲烂,就算是结石乳腺增生,盆腔积液,也可以因此被气化而排出体外。
所以说为什么那么多人长包块长积滞,大家看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脑力大量增加体力劳动急剧减少呢?
现在人思想大脑承担的东西比古人多了数十倍,而身体上劳作运作去活动气血去干活的量,又比古人少了数十倍,这些都让洗衣机,车辆,电梯给代替了,代替到最后你手脚就乏力,脏腑就空虚,所以要健康还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去加强劳其筋骨,锻炼身体的功课。
现在不是因为疾病越来越负责,疾病越来越多,而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荒废了去运动锻炼,田地久不耕耘,杂草丛生,人体久不运动出汗,病理物质到处丢堆积丛生。
所以我们靠药物去铲除它,同时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去修炼它,去蒸化它。
天鼎地炉,人居其中,人生来就是要锻炼,真正的天人合一就是你的心要像太阳那样在中间不动,你的身体要像地球那样经常活动,这样心静身动,气血循环,百病难生。
50、旋覆花4
旋覆花这味药,非常独特,大家要好好体味这里头是有道的。
这花带些辛味,但它又偏咸苦。
凡是花类药,味咸的非常少,为什么?
咸它是往下走的,我们前面跟大家提到学习草药的一条原理,叫诸花皆升,诸子皆降。
花类药大都味辛发散为阳,子类药质重容易补充下焦。
但有几句话叫:
诸花皆升,唯旋复皆降。
诸子皆降,唯蔓荆、苍耳独升。
这旋覆花为什么能够打破诸花皆升的常规呢?
而且大家看它取名字也太有意思了,旋是螺旋,像螺丝钉一样,覆是什么,是覆盖下去。
就像螺丝钉一样,螺旋往下覆盖。
可见凡是病人气机上逆的,不管是胸部郁闷,或者肝气郁结,还是胃气上冲,这旋覆花善于把郁结的状态旋转散开来,把上冲上顶之势覆盖拍下去。
大有天气旋复于地中之意。
看来这旋覆花行的是天覆之功。
大家停过天覆地载这个成语吧,非常有气派,你要从天而降,要富有天覆威力的药,你要从地而生,要选用一些地载的药,即补益脾土,使土壤能承载万物,如山药、白术、茯苓等。
如果你从天覆地载,天地升降来看旋覆花,那你看到的不是草药,而是道,那你调理的不是疾病,而是人体的气机升降。
大家都知道旋覆花它能够主降,大凡药物气味属于咸者非常少,花类药又味咸的,那更是绝无仅有。
像你普通海产品贝类,味咸它能走下焦。
而花类药的味咸,它就能够走上焦,从天而降,所以旋覆花是中上二焦之良药,乃是治疗气逆之神品,不可不知。
###-----------------------------
即使是发热,也要辨明是虚还是实,实火的几剂清热解毒药就下来了。
但药中病所即可,慎勿过之。
过则寒凉伤脾胃,脾胃气血不能上供于脑,容易昏沉疲倦。
去年有个病人,经常喝凉茶,拿王老吉当开水喝,口中泛清水了还不知道,后来经常头晕眼花,觉得睡眠质量差,没有体力。
我们跟他说,先把凉茶戒了,你身上都冷冰冰,没有火气了,还不知道远寒凉。
随后他把喝凉茶的习惯戒掉,结果我们建议他喝了两瓶的补中益气丸,是药房里买的中成药。
结果不到十块钱钱就把他两边太阳穴头晕,以及全身疲乏的症状都解除了,他才相信不是说凉茶可以当水喝,凉茶喝过度了,也会寒凉伤阳。
还好及时用补中益气汤,把损伤的脾阳弥补过来。
如果你那是虚热的话,就不是纯用清热解毒药了,为什么阴虚会发热。
大家看,车里水箱水没了,车就会发热,人体阴液耗干了就容易上火发烧。
所以熬夜、忘记喝水,以及心力斗争比较厉害,暗耗阴血比较凶的人,他是佷容易上火的。
这类上火不能当陈邪火来凉降,而是身体提醒你阴分不足,需要去滋养。
所以为何很懂中年妇人在绝经期前后容易发潮热,骨蒸劳热,感到热从骨头里蒸发出来。
原来这是津水亏少过后,脏腑失去濡养,阴不涵养,亢阳为患,故而发烧不已。
有个五十七岁的妇人,从绝经以后,一直发潮热没有退下来,她在农村听说热者寒之,要用草药来降火,吃了很多个月的草药。
吃到不敢吃,身体既怕凉也怕热,后来我们跟她用半夏泻心汤,把脾胃寒热调过来后,再用百合知母汤,跟甘麦大枣汤养她的阴分,把脏腑的真阴保养住。
那五脏就不干燥,骨头就不蒸热了,前后才调了半个多月药。
所以大家在南方不要看到热就轻易去泻火,见热莫攻热,见痰休治痰,明得此中趣,方得医中杰。
这种治病求本的思想,是我们每天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至于孩子癫痫,现在都是一个大问题,也越来越多孩子犯这种病。有些是先天带来的,有些是后天惊吓导致气机逆乱病发的。
总而言之,这种怪病不太好治,怪病多由痰作祟。
这类小孩大都脑袋里有痰浊,浊阴不降,阻碍在那里,脑袋就缺乏阳气缺氧。
西方医学说,这是脑部异常放电所致,为什么会异常?
缺氧缺气。
为什么会缺氧缺气?
浊阴占据清窍的位置,使清阳上不来。
所以大家看癫痫发作的孩子,他们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所以我们还是要归入常规来保养调理。
娃子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有余的肝气容易生风动风,不足的脾胃容易化痰生痰,这样风痰上扰,故癫痫容易发作。
故治疗癫痫的大思路是健脾消痰之根源,孩子要七分饱,不要吃撑吃坏了,吃撑吃坏会导致痰饮丛生,加重癫痫。
同时还要疏肝平肝,以熄风治其标。
具体的治疗要当地中医生紧密配合,辨证论治。
###-----------------------------
像你这种病症的人在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多,这个叫浊阴不降又叫浊阴上泛。
不管是口臭,鼻臭,口中泛酸水,或者反流性胃炎,食道炎。
在中医看来都是整条消化道通降功能不好,所以你要去问为什么浊阴上泛。
像有些人口臭,他就想通过喷清新剂,嚼口香糖来掩盖,掩盖不了,为什么?
因为臭气不是口腔发出来的,而从肠胃下面冲上来的,所以古人说,脾胃开窍于口。
口中浊气重,是因为胃中通降功能不行了。
胃中通降功能为什么不行,因为下面肠子堵得严严实实。
这就像你加下水道堵住了,马桶都冲不下水,还拼命往上泛臭气臭浊,你不通开下水道,浊阴永远降不下去。
所以中医要学会刨根问底,上病下取,要重重地问下去,直到把病根寻出来。
有个超市的老板,他就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常吃完饭后开车打嗝泛酸,口臭,甚至胃痛。
我们跟他说,你本身胃肠通降功能就不好,吃完饭后要少开车,少看电视,给脾胃半个小时,好好消化消化,受纳受纳。
然后给他开了五剂温胆汤,配合小柴胡汤。
因为他睡醒过后,经常也口苦咽喉干,所以我们用这合方柴胡温胆汤,吃完后胃中就很少泛酸,口总的臭气都减少了。
我们跟他说,你如果不吃饱胀,吃饭不着急,细嚼慢咽,保护好胃的通降功能,你那臭气再也泛不上来。
现在人就是这样,什么都贪多抢快,吃到撑吃到反逆都不知道自制,长期的饮食不节,就吃出大量的胆胃不降的病人。
可以说,绝大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都是饮食不节来的。
所以你要注意清淡饮食七分饱,吃饭缓慢,不着急,少看电视,少说话,胃肠通降自然安。
50、旋覆花5
你不管是咳嗽痰饮,还是肝区肋胀,或者是胃中痞满,用之无不随之旋转覆盖下来。
痰气不上冲,诸症自消。
我们最长于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胃气上逆,痞满泛酸。
有个病人胃胀泛酸有好几年了,严重时边吃饭边打嗝边胀没法吃,气机上逆上冲得非常快。
但大便又通畅,并没有滞塞。
可见并不是下焦的问题,而是中焦痰浊中堵,胃气上逆,他自己都觉得胃中好像有块东西梗堵在那里,他担心是不是胃癌。
我们跟他说,大部分胃病是吃出来的,思虑过多想出来的。
你没有暴饮暴食,又不思虑过度,有什么好担忧的?
于是给他用旋覆代赭汤,
这汤方非常快,快到让你都感到不可思议,几年的胃中有东西梗塞,容易打嗝,两剂旋覆代赭汤,就气顺嗝消,梗阻没有了。
他说,以前好像有块刺在胃中不适的,这药喝了就像给我胃中拔刺一样,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病人舌苔偏腻,乃痰湿壅阻,胃中梗塞感,是老痰顽痰瘀结在那里,经久不化,又不能下达。
这时用旋覆代赭汤,真是对证良方。
大家看旋覆花它最善于软化胸胃中痰结,并使之下达。
《神农本草经》说,旋覆花主结气,胁下满。
《名医别录》上说,旋覆花消胸上结痰,唾如胶漆。
从这里我们便可知道,旋覆花它能够令痰结软化消散开来,同时并把这些痰浊肃降下去。
两个力同时作用,故而痰浊凝结不降之象立即为之瓦解。
因为浊阴上逆,留结成一个痰包,它有两个弊端,一个是上逆不降,令人嗳气饱胀泛酸。
50、旋覆花6
另外一方面,已经凝结成包块,令人痞满,胃中有梗阻感。
这两方面的病机,就决定了我们选择药物时,就要选择味道能够辛散开发痰结的,但又不能引浊阴上泛,不能发散得太厉害,所以又要代谢咸味苦味往下肃降。
通过辛散把病变的痰结这大本营打散开来,然后通过咸苦使浊阴出下窍,把这些痰浊败兵残将,通通赶到肠子赶出肛门去。
打得它们丢盔弃甲,不敢再停留在胃脘之中作乱。
而旋覆花以它旋转之性,具有大气一转的特点,能够散结消痰。
然后以它肃降覆盖之性,能够降气除水。
这样痰结化成水气,水气又被降下去。
浊阴出下窍,胃胀自然消。
浊阴归六腑,泛酸自没了。
浊阴下肠道,梗阻随之消。
大家别以为旋覆花一味药就有如此神效,我们用的可是旋复代赭石汤,是《伤寒论》上的名方,专治疗伤寒发汗或吐下后,心下痞硬或嗳气不除的。
本来这汤方要留到讲《汤头歌诀》时再跟大家详谈的,这里跟大家普及一下组方的知识跟配伍的巧妙。
大家提前知道了,对于取象用方,活用经方,读懂古方,必然会有更深的一层见地。
旋覆代赭汤有四大理法。
旋覆代赭汤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组成。
旋覆花就像螺丝钉,需要旋转才能往下。
50、旋覆花7
而人参、大枣、甘草,是专门补虚给力的。大家看螺丝钉是不是需要用力才能拧得下。
所以病人发汗吐下后,胃虚没力,动力不足,浊阴也压不下去。这时你空有螺丝钉在那里,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拧。
就像小孩子拧不下螺丝一样,你就需要有力大人,才能够迅速把它拧下去。所以你想要把体虚胃逆,痞硬嗳气之症消除了,除了向下旋转气机,还要向下用力。
而代赭石呢?石类药重镇下达之功非凡。
半夏、生姜呢?
这两味药是小半夏汤。
古人说,诸呕吐,谷不得下,小半夏汤主之。
也就是说各种胃气上逆不降之象,半夏、生姜这两味药组成的小半夏汤,就可以打开胃气下行的通道,使胃中痞硬积滞痰浊能够迅速钻进肠子里头去。
就像铁钉迅速钉进木头之中去一样。
如果我们把半夏生姜比喻成向下钉的铁钉,那么代赭石就是向下锤的铁锤。
铁锤打着铁钉,铁钉碰到铁锤。
那么迅速钉下去的速度就非常快。
大家看是不是,所有逆乱不降之象,你都可以用这组药阵降下去。
这样螺丝碰上螺丝刀,铁钉碰上铁锤,你身体又有足够的力量往下按,那么胃中痞满,迅速被破开,化成痰水,往下走的速度就像箭一样快。
所以梗阻消失,嗳逆没有了。
这个汤方标本虚实都照顾得到,所以中焦痞满升降不好的,不管你是嗳气呃逆,还是胃脘胀呕吐,更或者中焦有东西堵在那里。
你只要摸到病人寸关部郁结或上冲,皆可用之。
大家看张仲景《伤寒论》的古方是不是配伍精当,不用不知道,不理解开来也不知道仲景用方配伍之妙。
这人体之理就跟我们日用生活之理是相通的,你上面又炎症泛酸水,是因为下面不通,你马桶冲不下,是因为下水道有痞硬堵塞。
你螺丝按不下去,是一味不够力,你铁钉要钉下去,需要重锤。
这些日用生活中的现象,一一都是高妙的医理。
大家别以为医理就在深深的古籍堆里,其实治理本是平常,就在你每天都经历都在用的生活小事之中。
古人说,大道从来不远人,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不是说中医衰退了,医道荒芜了,而是医道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我们没有去很好地区领悟出来罢了。
医道从来没有远离过你。
###-----------------------------
凡事没有绝对,药到底效果快不快,彻不彻底,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用药的人,即医生,中医对药物大驾驭功夫直接决定疗效。
所以古人说,药若对证一碗汤,药不对证满船装。
第二方面是看生病的人,也就是病人,病人配合医嘱,到不到位也直接影响到疗效。
所以古人说,病人不戒口,忙坏大夫手。
前面跟大家讲到你一边应酬下馆子,大鱼大肉,污染身体,一边又有医生给你降血脂降转氨酶,治痛风治尿酸,你这不是在治病,是在折腾自己身子。
第三方面看的是人生的病,也就是你得了什么病,像一般器质性疾病,身体已经长成有形结块包块,治疗起来,不论中医西医都比较慢。
而身体只是功能性失调,一时的胃痛胃胀,腹痛胸闷,头痛颈僵,这些一般辩证用药,几剂调气机和阴阳的药,就可以把它拿下,就算是普通的中医生也可以做到。
当然还有第四方面,就是看药材质量,野生药材,道地药材,炮制得好的,当然药量小而功效倍。
更有第五方面,是病人的心态,上医治心,你看同样得一种病,同样的医生,同样的道地药材,为什么甲好得特快,乙却迟迟好不了,而且反反复复。
原来甲懂得恬淡虚无,懂得看破放下,对疾病不恐惧。
而乙却担忧害怕,天天惦记着病痛,而且经常生气郁闷,跟人较劲。
两种不同的心态是,就有两种不同的治疗效果。
所以病人能够做到的最有利于让身体疾病快速变好的,就是第二条跟第五条啊!
一方面是你要听医生的医嘱,不要医生叫你少喝酒,你就当耳边风,不要医生叫你不熬夜,你就听不进去。
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扩大心胸,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宽容的心胸,比服用十付良药对你的健康都还要好。
做学问要懂得反求诸己,这是《论语》的教诲,同样做身体健康工作,更要懂得反省自己,这是《黄帝内经》告诉大家养生保健之道。
50、旋覆花8
所以说世界上永远不会缺乏中医,不会觉得中医落后了,而是因为缺乏你去发现去运用,落后的不是中医,而是我们这些传承的人。
估计现在大家通过取象类比,既掌握了旋复花的特点,入到人体是如何走向的。
同时更学习到如何组配药阵,协同作战,共同对治疾病,调和身体。
这时你在去看旋复花的历代典籍活用,你都能看得懂了。
这就像你把原理掌握住,你碰到的各种数学证明题解析题问答题,你都能够迎刃而解。
我们讲每味药,首先不是学这味药表面的功效,而是学者味药实质作用的原因。
这中医治病,就像解数学题一样,就像做数学证明题一样。
你看大家不是一开始学习就去做题去解题。
而是老师先上课,先把原理定理公理告诉大家,先跟大家说这些公理定理是怎么来的,是如何得出来的,它该怎么去用,这样老师讲完课过后,没有教你去解题,但随后你解起一些从未碰到过的题来都得心应手。
为什么呢?
因为你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学会了里面的门道,所以旋覆花里面的门道就是一个旋转一个下气。
这时你再来看《药性赋》,不仅能够推出《药性赋》提到的旋覆花的功效,同时你更加可以得到一些书本上没写到的知识。
那么你学习起古人的东西,就能够站在古人肩膀上看问题,就像老树吐新枝一样,古方新用,古药新用,一代比一代强。
希望大家看《药性赋》选讲,不要拘泥于这些讲法的指头,而是要在这些讲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学习中医普及学堂出来的轻松学中医系列,应该是越学越轻松,应该是学习古人的东西,必超过古人。
50、旋覆花9
我们回过来看《药性赋》上说:
旋复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
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它为什么能够去头目之风呢?
因为旋覆花的香味要超过菊花,辛香善走,而且本身花类药又象征着植物的脸蛋大脑。
它的质地又轻,如氢气球一样,善于飘浮,走上焦。
但是旋覆花跟一般像氢气球的花类药不同,因为它治疗各种病,功劳在于下气行水,开通血脉,软化痞结。
大家看头风一个是外来之风,一个是内在肝风。
当内在肝风涌动,带痰浊上冲时,必然会导致你眼睛被痰湿蒙蔽头目,因为肝气上逆而不适。
这时你得选用一味药能散肝郁,又能降痰气的,那么就非旋复花莫属了。
所以你肝气下达,痰水下行,眼目就清晰,头风就消失。
所以在《药鉴》上说旋覆花能“开结气,降痰涎,消肿满“。
这十二个字把旋覆花下气行水,降逆化痰之功表露得淋漓尽致,而且非常生动。
能把郁结打开,把浊阴降下,这样的草药上哪找呢?
所以浊阴出上窍,痰湿壅堵,眼目昏花,头风攻冲,你都可以用旋覆花。
如果痰浊堵得厉害,你可以配半夏。
《妇人良方》里头就有旋覆半夏汤,专治疗风痰上攻,头目昏闷。
也就是指风痰导致头中不舒服,眼目不清爽。
我们不管它头的问题,还是眼的问题。要擒贼先擒王,把风痰收下来,那诸症自除。
50、旋覆10
大家再看,《药性赋》说,旋复花能消痰嗽壅,对于肺部痰浊留结,咳嗽满胀,它也能让肺中这天气旋转,乌云化雨、痰浊覆盖肃降下去。
故《本经逢原》上说,肺中伏饮,寒嗽宜之。
什么叫寒嗽呢?
寒饮偏清稀,热饮偏浑浊。
《黄帝内经》上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你可能还不太理解,不用怕,只需要看看冬天,江河流水是不是很清稀啊,那就是寒水。
天气一凉冷,处于肃降之势,水液就清稀。
所以你看病人咳吐的痰水,就知道他身体的寒热。
那什么是热嗽呢?
《黄帝内经》同样提到,诸病水液,浑浊的就属于热。
你可以看春夏季,阳气足,江河波涛汹涌,一派黄浊,所以黄浊之色属于热。
那么哪些人肺中最容易有伏饮呢?
那就是中老年人阳气不够,这些伏饮就像阴暗潮湿地方一踏踏水,没有阳光蒸化干不了。
所以他们很容易得支气管哮喘,如果伏饮留在关节,就容易得风湿痹症,如果伏饮留在腰腿,那么腰膝关节退化得就厉害。
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不单擅长用小青龙汤,配合旋复花之类,消胸中伏饮,降肺里痰结,而治疗哮喘痰壅咳嗽。
同时更善于灵活变化此方,治疗谈阴风湿关节痛腰脚痛。
这时你完全没有用寻常医生用的任何一味祛风湿的药,却能治好它关节的问题。
因为你对的是病人病机,这时你再去用古方,就完全不拘泥于古方了,随心所欲,酣畅淋漓。
50、旋覆11
但前提你要辨明病人有寒痰留饮,如何得知?
日咳三焦火,夜咳肺间寒。
很多中老年人晚上咳喘得厉害,他不像年轻人那么大火力,一看到生冷的瓜果就回避,食物不煮烂点煮热点吃就容易拉稀。
天气变化风寒过来,不及时防寒保暖,哮喘咳痰就加重。
这些种种迹象,你下需要抓住两三点,再配合舌脉,舌头偏白腻,脉象沉迟,那么你就可以大胆地下诊断,瞄准方向,认定是寒痰留饮,那么病痰饮者,该怎么办呢?
当以温药和之。
一方面当以温化的。
另一方面,痰饮属于浊阴之物,浊阴应该出下窍,所以另一方面用下气行水的旋覆花或半夏,这时痰饮一方面得到温散。
温散后的浊阴又得到收降,被赶出六腑去,这样肺中清稀,如云开雾散,得见晴天,你怎么会担忧痰喘难疗呢?
然后你事后再多注意下,生活经验告诉你吃什么会加重痰喘。
如鸡蛋牛奶水果生冷或油腻之物等。
这时你再有意识地去回避一下,你不久回避了痰喘的发作吗?
为什么说名医不治喘呢?
不是因为喘难治,而是因为病人压根儿没有配合好。
你一方面想治喘,一方面又不断地吃那些引起痰浊不断产生的食物,像糯米鸡蛋油炸鱼肉,你这样既不想割舍口服之欲,又想要断除疾病之根,估计清大罗神仙也无可奈何啊!
所以说急性的哮喘要赶紧找医生帮你缓解了,但慢性的痰喘,你要靠自己,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要少吃,吃东西不要吃饱,吃到七分饱最好,这样你身体不会堵得严严实实,自然就是消痰嗽壅的最好招法。
50、旋覆12
从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旋覆花能够消痰嗽壅了吧!
它能够行胸肺见痰水,使之不滞,它咸味可以软坚散结,可以软化痰饮结成的包块硬结,同时咸能润下,并把它们降下来。
旋覆花它味偏辛,还可以疏泄,散开风寒,畅通经脉。
所以对于外感风寒咳喘导致痰饮内留,反复缠绵难愈,你一方面要把风寒残留贼寇,宣散开,一方面要把痰饮留积刷下来。
因为肺它就象天,天空气机不能闭塞,不能有乌云阻挡。
所以旋复花既能宣散肺中天气,也可以对凝聚成形的痰浊,通降下来。
这样使清升浊降,那么咳嗽痰饮自消。
这就是为何在治疗一些顽固咳喘痰饮方子里头,常常受不了旋覆花的道理。
一般降气化痰的药它没有咸味,难以把硬结的痰软化火稀释,而旋覆花就有此本事。
大家再看《名医别录》上说旋覆花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
这时你再品读一些估计就会心一笑了,原来古人说的,真是很符合旋覆花的性格。
你胸上像胶漆那样的痰结,旋覆花把它软化成水,然后再通过下气降气之力,导痰水下行,因为气降则水降。
好这节课我们讲到这里,下节课讲荆芥穗这味药。
版权:中医普及学堂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9(白芍牵牛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8(生地赤芍)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7(石韦熟地)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6(淫羊藿白茅根)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5(大黄黄连)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4(麦门冬竹茹)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3(滑石天门冬)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2(石膏前胡)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1(瞿麦芒硝)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0(金箔茵陈)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9(升麻腻粉)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8(栀子玄参)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7(葛根柴胡百部)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薄荷枳实枳壳)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马兜铃地骨皮)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4(车前子黄柏)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薏苡藕节瓜蒌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海藻菊花射干)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犀角羚羊泽泻)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0(贯众金铃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1(萱草根侧柏叶)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2(香附地肤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3(山豆根白鲜皮)
年药考
随着年的药考结束年的复习的钟声即将敲响顶级名师+顶级配套图书+顶级服务阵容
火爆开抢超高通过率
跟着安卓教育,今年你看别人通关
明年别人看你拿证
全城第一的通过率
绝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得到
实力见证
需要你来向老师了解
向身边的安卓学子去了解
更多咨询!扫一扫,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