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肠坏死 > 检查诊断 > > 再说小儿便血

再说小儿便血

202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

我们推送最实用的知识点,用短平快的方式教会妈妈最正确的孕期、生产、育儿知识。

关键词:小儿,便血

以前说过宝宝便血的情况,但是还是有妈妈问宝宝便血的情况,今天老张再和大家说说宝宝便血咋回事?该咋办?

肛门排出的大便中带血,不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是鲜红的、暗红的还是柏油样的,都称为便血。

咱们先说一下便血的颜色问题:粪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位置的高低、出血量的多少及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1.便血伴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2.上消化道出血多为黑便,若出血量多且排出快,亦可呈暗红乃至鲜红色。

3.下消化道出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若在肠道停留较久,亦可转为黑便。

4.柏油样黑便提示出血量在60ml以上。

5.便血者可无呕血,呕血者多有黑便。

6.便血也可以是全身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有时因吞入来自消化道外的血液也可引起“便血”。

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啥?常见的便血原因:

下消化道疾病

(1)肛管疾病肛裂和痔疮。这是宝宝最常见的,中医讲年龄越小肺火越往(越容易患肺炎),这也是宝宝粑粑比大人粗和臭的原因。粑粑粗再干就可能划破或撑破宝宝的肛门形成肛裂,出鲜血粘附在粑粑表面。

(2)直肠疾病肛门、直肠损伤,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

(3)结肠和小肠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局限性肠炎,肠套叠,肠结核,肠伤寒,回肠远端憩室炎,黑色素斑-胃肠息肉病,肠重复畸形,小肠血管瘤,小肠肿瘤,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上消化道疾病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胆道疾病等

凝血功能障碍、中毒、感染等等也会出血

便血的表现

(1)新生儿便血大多由于咽下母亲产道或乳头破裂的血或患有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消化道畸形等。

(2)婴儿和幼儿便便血多见于肠套叠、美克尔憩室、肠息肉、脱肛、肛裂等。

(3)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便血要考虑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肠息肉、肛裂、过敏性紫癜等。

(4)少量便血且呈鲜红色,鲜血附在大便的表面,多是直肠、乙状结肠或降结肠疾病出血。

(5)如果解大便时小儿无哭吵要考虑直肠息肉。

(6)如果小儿哭吵厉害要考虑肛裂,也见于肠套叠等。

(7)大量便血,呈暗红或黑色,多为上消化道或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伤寒等出血。

(8)果酱样便是血和黏液混合似黏冻样的大便,如小儿年龄在6~18个月,同时伴有阵发性哭吵,要考虑肠套迭。

(9)豆汤样便:大便呈血水样,腥臭,在考虑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小儿往往有腹痛、腹胀明显。

(10)血在大便后滴下,与大便不相混杂多见于内痔、肛裂,也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等。

(11)大便呈脓血样或血便带脓样黏液,应注意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慢性结肠炎等。

常见的便血疾病

(1)痔疮一般痔疮引起的肛门出血,是内痔出血,发生于排便过程中或者是排便后,血色鲜红,不跟粪便相混合,且会伴有异物脱出肛外。

(2)肛裂肛裂出血最大的症状就是疼痛,血色鲜红,有滴血状,排便之后产生剧烈的疼痛。

(3)肛瘘出血量不是很多,粪便为脓血便,经常性排便,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头晕,出血量很多时,患者体内会出现缺铁性的贫血,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

(4)肠炎出血具有间断性,跟肛瘘出血有点类似,出血量不是很多。

(5)肠息肉具有无痛性,而且血色鲜红,不跟粪便混合在一起,时常伴有黏液从肛门内部流出,偶有脱出之感。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多能治愈便血。如新生儿出血症,一般仅用维生素K1治疗既有显著疗效。肠道感染性疾病使用有效药物后便血常迅速消失。全身感染性疾病所致便血,应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

2.对症治疗

(1)一般处理活动性出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使用镇静剂。严密观察和记录宝宝的生命体征,比如神志、脉搏、血压和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引起窒息。

(2)输血对出血量大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无条件立即输血者。

(3)止血根据出血性质不同选择止血剂。

3.外科治疗

[1]直肠息肉大多可在结肠镜检下行息肉切除。

[2]结肠和小肠多发性息肉,长期大量便血时,可剖腹探查,切除息肉较集中的肠段,以止血和防止恶变。

[3]肠套叠如空气或钡灌肠不能复位或时间超过48小时应手术治疗。

[4]回肠远端憩室和肠重复畸形伴出血可行局部肠切除。

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一旦发现便血,应及时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1.让宝宝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

老张说,宝宝都会经历便血情况,多是肛裂或肛门擦拭引起,处理方法可以勤清洗,用碘伏消毒。再加上调节肠道菌群和调节饮食习惯。答疑解惑

每期针对妈妈们的提问,我们会将有代表性的进行筛选并回答,之后会推出答疑解惑平台,请各位妈妈们耐心等待。

老张回复

这不一定是缺啥,多抚慰。

关于怎样“查看历史消息”

点击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czd/19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