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
2020-8-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扩散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71716.html}
危重症患者的机体处于一种严重应激状态,代谢出现异常变化,临床上必须对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十分重视,为患者提供营养底物,有效肠道功能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炎性反应发生加以阻止,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预后效果改善。本文通过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治疗中应用进展的阐述,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EEN临床概念
在临床上,EEN指的是患者进入ICU的24~48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且未有EEN相关禁忌症情况下,开始实施EEN治疗的方法。近些年危重症患者EEN治疗已经受到临床普遍重视,陈捷清等研究结果显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ENN,可有效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维持血浆蛋白浓度稳定,使胶体渗透压力提高。EEN可起到较好的肠衰竭与肠源性感染并发症预防作用,有利于患者全身体征改善,使临床救治成功率提高。通常情况下,越长时间禁食患者胃肠功能受损便越严重,易导致内毒素、肠道细菌易位情况发生,增加感染的发生几率。若营养吸收不足、营养供给延迟、蛋白质能量负平衡,则会直接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症状产生,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
2
EEN实施的时机选择
肠黏膜防御屏障损害是危重症患者常见问题之一,对患者肠屏障功能进行维护的重要因素为营养物质肠道供给、肠黏膜充足血流灌注。若对组织低灌注状态、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实施EEN,很容易导致其不耐受障碍产生,严重的可诱发非梗阻性肠坏死等的并发症,必须采取早期内脏缺氧缺血纠正、有效复苏、细胞正常代谢维持,以此来达到更有效的营养治疗目的与效果,所以EEN开始实施时间通常为治疗24~48h、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目前临床上对EEN实施时间界定的认识不尽相同,以往观点认为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前给予ENN,会出现肠道内容物淤积情况,使其肠道负担增加、肠梗阻发生率提高,所以主张实施静脉营养供给。随着研究深入,MMC(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波)成为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主要判断标准,手术后的6~24h内对其实施EEN,具有可行性、安全性,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更好的营养状态改善。因此,多数学者对术后24h实施ENN均表示赞同,在华晨、刘励军研究中,对重症患者在24~48h内实施EEN,患者的氮平衡、肝功能、前清蛋白水平均优于48h后EEN患者;另有ReintamBlaser等研究认为,24h内对生命体征平稳的危重症患者实施EEN,能够有效降低其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效果较48h后EEN更加明显。
3
EEN放置选择
若患者病情稳定、不具有误吸风险,可通过鼻饲方式进行营养支持,促进营养消化吸收,帮助患者胃肠功能恢复[5]。若肠内营养治疗时间<6周,可给予鼻胃管,若>6周则应用经皮胃造口置管;若患者有误吸风险,需对其实施十二指肠管饲,患者营养治疗时间<6周,给予鼻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放置,治疗时间>6周,可在术中实施营养性空肠造口,或经皮镜下空肠置管放置。若患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应通过鼻空肠管放置、术中营养性空肠造口实施EEN,以避免、减少对其胰腺外分泌刺激性。危重症患者通常存在胃排空延迟、胃肠动力障碍症状,若通过胃部营养提供,容易出现误吸、呕吐、胃滞留等情况,而鼻肠管营养液给予能够使患者营养治疗耐受性提高,降低误吸、反流发生几率。若患者具有误吸、反流风险,且经胃部营养不耐受,可根据情况适当实施空肠营养治疗,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残率、病死率。
4
早期生态免疫EEN
早期生态免疫EEN指的是在常规EEN基础上,对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特殊营养素进行补充,通过特定方式对免疫细胞进行刺激,使免疫细胞功能增强、正常免疫反应得以维持,对细胞因子产生、释放进行调整,确保过度炎症反应减轻。同时,在免疫营养基础上增加以益生合剂为主进而生态制剂,能够一定程度上使营养支持效果得以增加,降低同EEN有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预后效果改善。早期生态免疫EEN的实施可使用精氨酸、谷氨酰胺等,可对SIRS发展过程加以阻断,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增强,从而有效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原作者:于乃浩
原作者单位:天津市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