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宝出生两周肠坏死,只因泡奶粉时多做了
2018-9-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泡奶粉几乎是所有妈妈的必修技能了。不过,可别以为这事儿没啥技术难度,就有家长因为“瞎”泡奶粉,让宝宝遭殃——
因为担心女儿营养不够,家长喜欢在泡奶粉时多加一勺,结果奶粉浓度过高,最终导致半月大的女娃体内小肠全部发黑坏死,差点丧命,想想都很可怕。
好心好意泡个奶粉竟差点害了宝宝?是啊,泡奶粉这件事真的没那么简单。看昨天还有麻麻向我们“求救”——
曾经在奶粉喂养文章中顺带提到过一些奶粉冲泡误区,今天糕妈就专门来和你们说说泡奶粉时几个最常见的“雷区。毕竟花了那么多money和精力买高品质好奶粉,可别因为不恰当的操作,破坏了奶粉的营养,甚至害了宝宝,那真是要后悔莫及了。
亏了亏了
怕宝宝营养不够,泡得更浓?
多一勺少一勺都不行!
接着前面的新闻再来详细说说这个冲泡比例的问题,泡奶粉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的比例泡啊!多一勺少一勺都很危险,尤其越小的宝宝越危险。
奶粉冲调过浓,一次消化不了那么多蛋白质、脂肪等,给肠胃增加负担,引起便秘、消化不良,甚至新闻中的肠坏死。另一方面还会摄入过多矿物质,伤肾脏。
当然,奶粉冲泡得太稀也不行。特别1岁前,奶是宝宝的主食,奶喝太稀容易营养不良。对于新生儿,还容易因此摄入过多水,肾脏无法及时排出,引起水中毒。
在奶粉的勺数对的基础上,还有两点要注意:
1.应该先加水再倒奶粉,弄反了奶液也会泡浓,奶粉还容易结成团,不易充分溶解。
2.每一勺挖完还要记得刮平。一平勺才是真正的一勺。如果不刮掉多出来的奶粉,同样会造成冲泡浓度过浓哦。
泡奶粉的水不能超过50℃?
最安全的是70℃
大家都知道不宜用刚烧开的水泡奶粉,会把奶粉中的营养素如维B、维C、DHA等破坏掉,而且过烫的水还容易使奶粉结块,冲调不匀。
那到底多少度最合适呢?世卫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建议是保证70℃以上的水温。从营养角度讲,70℃水温会对奶粉中对热敏感的营养物质有一定破坏,但影响程度很小。
这个温度主要是为了避免阪崎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的风险。感染上这种病菌会有生命危险,并且新生儿(尤其2个月内)、早产儿感染风险最高。
这时候你肯定会说,明明很多奶粉包装上写的是40℃、或50℃、60℃啊!为什么呢?一般来说,只要买的是经过国家检测、合格靠谱的婴儿配方奶粉,就应该不含阪崎肠杆菌。即使用低一点的水温冲泡也是安全的,且营养能最大程度的保留。
简单讲,如果妈妈想尽可能安全,那就一直用70℃的水温。
如果想尽可能保留更多奶粉的营养,那么在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新生儿及早产儿,用70℃的水冲泡奶粉;2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温度稍低一点的,用四五十度的水冲泡奶粉。
不管是啥温度,给宝宝喝之前都要试试奶液是否是可以喂哺的温度。
如上图所示,将少量乳汁滴到手腕内侧。感觉是温热、不烫,那就可以给宝宝喝了;如果感觉到烫,那继续冷却一会儿再喂哺。(可以将奶瓶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冷却,或放在冷水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