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总结早产儿肠道菌群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018-5-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背景
现状
展望
早产儿一般指胎龄少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g的婴儿,其器官功能与适应能力较差,约12%的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singenterocolitis,NEC),病发因素与肠道供血不足、摄入的营养成分或细菌感染等有关。但由于NEC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诊断比较困难,时机的贻误导致了部分早产儿的死亡。
手术和药物对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早产儿或许不是最好的治疗办法,随着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疾病的关系被发现,新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关于疾病是先于肠道菌群的改变,还是肠道菌群导致了疾病,尚无明确的机制研究。肠道菌群治疗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目前,对新生儿NEC肠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NEC患者与健康婴儿肠菌组成比较
2、寻找biomarker,提前诊断NEC
3、治疗NEC的方法:益生菌、母乳寡糖等
背景
现状
展望
1
NEC患者与健康婴儿肠菌组成比较
文献1.1
Temporalbacterialandmetabolicdevelopmentofthepretermgutrevealsspecificsignaturesinhealthanddisease
Microbiome年12月
实验对象
7名NEC患者婴儿及28名对照婴儿,共计份粪便样品
实验方法
16S测序,UPLC-MS代谢组
实验结果
根据数据结果,将所有肠道菌群分为6类:
PGCT1由Klebsiella占主导地位;
PGCT2由Klebsiella和Enterococcus占主导地位;
PGCT3由Staphylococcus占主导地位;
PGCT4由Enterococcus占主导地位;
PGCT5由Escherichia占主导地位;
PGCT6种群较多,且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高。
其中,PGCT1-5肠道菌群都存在被诊断出患NEC的可能,而PGCT6肠道菌群无患NEC的可能;说明NEC患者肠道菌群类型多样,PGCT6只存在健康婴儿肠道内(图1)。
图1.早产儿肠道核心微生物
文献1.2
Gutbacteriadysbiosisandnecrotisingenterocolitisinverylowbirthweightinfants:aprospectivecase-controlstudy
Lancet年3月
实验对象
46名NEC患者婴儿,名对照婴儿
实验方法
16S测序
实验结果
数据结果显示,在属水平,婴儿肠道菌群主要是这4类微生物:Bacilli(革兰氏阳性球菌)、Gammaproteobacteria(兼性革兰氏阴性杆菌)、Clostridia和Negativicutes(专性厌氧菌),占疾病组肠道微生物组成的92%,对照组93%;疾病组肠道菌群的组成随时间而快速变化,特别是在出生后一个月,而对照组菌群相对稳定;对比疾病组与对照组,疾病组的γ-变形菌纲细菌增加,而严格厌氧的细菌如Negativicutes减少(图2)。
图2.早产儿肠道菌群随时间而变化
2
母乳寡糖预测NEC风险
Humanmilkoligosaccharide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