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问题之我见
2017-5-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期刚完成教育部的大学“5+3整合教材”编写”,其中”小儿先天性鞘状突未闭畸形”由本人执笔,一直想为临床医生,儿科学生及广大家属普及一下有关知识,纠正一下广泛存在的误区,值此五一假期抽点时间简要谈谈。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在临床表现为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两种常见疾病,前者1-2岁内可能自愈,未愈者需手术治疗。小儿由于没有成人的直疝,股疝等疾病,所以临床上都把小儿腹股沟斜疝简称为腹股沟疝,老百姓常称之为“疝气”。下面着重讲讲疝气的治疗。1.观察等待自愈由于小儿出生以后6个月内,未闭鞘状突还有可能逐渐发育闭合,对那些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偶尔出现过疝气的患儿,可以暂时观察,期待自愈。但如果疝气经常出现,并且掉出的肠管较多(外观疝气较大),或者疝气发生过嵌顿疼痛,回复困难,那就不能等6个月以后了,本人从事小儿外科三十多年,见过许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疝气嵌顿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损伤,手术难度及并发症显著增多,肠管坏死,睾丸坏死也时常发生,留下终身遗憾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许多医生让1岁后,或2-3岁后才手术治疗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其原因一是这些医生非小儿普外专业,相关知识不完整,医院的麻醉水平以及医生本人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有限。如果在医生交代的2-3岁内因疝气嵌顿导致肠坏死,睾丸坏死,女孩的卵巢嵌顿坏死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家属一纸诉状将使医生处于十分不利的地步!(待续)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