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军人雪域高原上的钢铁长城怎样才
2023/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西藏,传说神仙居住的极乐世界,一个没有痛苦地方。这里有蔚蓝的天空、巍峨的雪山、洁白的雪莲、醉人的湖泊、神秘的寺庙、飘扬的经幡……
一直以来都是旅行者的天堂,也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可对于戍守这里的边防军人来说,常年与寂寞为舞,与孤独相伴,他们用忠诚丈量祖国的边防线,他们心里只有枪和边防。
为了山那边的幸福安宁,万家团圆。
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用坚定信仰铸就了西南边陲的钢铁长城,用血腥担当筑起了雪域高原的安全屏障。
17年前初到边防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全县因高寒盐碱地,没有一棵树。饮用水重金属和大肠杆菌超标,导致一些官兵不孕不育。连续几天头晕、失眠、乏力、耳鸣、流鼻血,夜晚身上一阵热一阵冷,连续几天无法入睡,让我深刻体会到海拔多米的高原反应是如此强烈。
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夏季电闪雷鸣、雨雪交加;冬天要靠爆破炸冰,发电照明,不少战士患了雪盲、痛风,手上脸上长满冻疮。
严格说这里没有春夏秋冬,只有雨季和雪季。
连队营房的铁皮屋顶用一根根被复线绑着大石头固定防止被大风吹翻。年突如其来的暴雪把温室10公分的钢管压弯,连队执行清雪救援任务的1.5公里,由于及腰的积雪,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
双层窗户的宿舍,脸盆依然结出厚厚的冰,盖上三床被子和一件大衣,依然不到天亮就冻醒;由于昼夜巨大温差,猪圈的猪都挺不过漫长冬天而冻死,双层温室也难长出蔬菜。
每天吃的是被战士们亲切称为“吉祥四宝”的海带、粉条、土豆、萝卜干。走进团主副食仓库让我瞠目结舌,65年的白碱,74年的海带,83年的食盐,大米罐头也早已过期。
因道路不通,两个边防连队战士要靠肩扛背驮几个小时,才把罐头、大米、清油送上哨所。家属来队洗澡只能中午去蔬菜大棚,洗完全身散发着香皂和大粪混合的难闻气味……
这些年生活条件虽然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饮水、治病和出行等“六难”问题依然未得到根治。一代代官兵默默坚守,无悔奉献,没叫过一句苦,没喊过一声累。只为来之为国尽忠,归去为家尽责。
次仁是个优秀的藏族小伙儿,平时很腼腆,带队巡逻时被狡诈凶残的Y军团团包围,危急时刻他毅然手握手榴弹,牙咬拉环,硬是逼退数倍敌人,并完成任务。
后来才发现大腿受伤鲜血早已浸湿裤腿,他说那一刻我不痛也不怕,因为我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每个战友都会这么做。如果部队需要,我就安心尽责,不辱使命,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是不热爱,只是该离开,希望将来退役能够有份很好的保障,报答父母,回馈亲人。
老金是单位的一支笔,十几年来干过指导员、宣传干事、组织科长,履职丰富、能力出众、事业顺利,但家庭不幸。
年幼的女儿3岁时脑瘤夭折,后来因自己身体原因,两次试管婴儿手术都没成功,他顾虑的是能不能再生个小孩儿,给精神接近崩溃的家属以慰藉;如果转业可以发挥写作特长,但老家县城公务员一年只有几万的收入,养家有些捉襟见肘;如果逐月,相对自主降低的退役金待遇,要想重新谋份工作,又不能重复参保,要缴自己和家属两个人的社保,退休后收入减少,开支增大(物价高,看病贵),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老赵研究生学历,是保障系统的技术骨干,家住沂蒙山区,家庭比较贫困。本打算干上几年就自主,可逐月难产断崖,服役期延长,退役无望,觉得将来靠逐月金养活一家人不太现实,平时加班加点复习,准备考取一级造价师证书,将来多份收入,也可缓解巨大的生活压力。
老冯内地老野交流进藏,原来在藏4年可享受西藏待遇自主,可现在改成在藏10年才能享受西藏地区补贴逐月,家属无工作,去年刚生二胎,为了老大读个好学校,一咬牙买了一套四居室的学区房,每月房贷1万多。如果自主还在今年就能转身,但随之而来的逐月,退役金还了房贷就没米下锅,他打算再干6年熬退休,但到时已50岁,担心多病缠身,以后该怎么生活?
老林是20年的边防通,多次出色完成巡逻任务,由于身体原因自愿要求由营主官交流到人武部。
上半年退役,逐月没出台无奈选择转业,京城靠近6环每月8千多的房租,转业安置只能参公,还享受不到公务员行政编,专家会诊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坏死,需要手术但伴有较大风险,即便医保报销,自己还要承担高额手术费。
他无奈的说,高原长期工作对身体损伤是不可逆的,再好的药品,再先进的仪器也不能治愈我糟糕的心,没想到曾经的西藏军人最后沦落成城市里钱少病多的弱势群体。
小向老家在云南一个偏远的山村,大学毕业并入伍提干,曾是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长跑冠军,多次参加比武并立功受奖。
但由于长期高频次、超负荷训练,造成心肺功能部分丧失,长期头晕目眩、胸闷虚脱,西医专家告诉他,西医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建议你尝试中医调理,但几年过去,也没有明显好转,三十多岁就备受病痛折磨。
去年一个月内父亲、奶奶先后病逝,母亲因悲痛过度,暴瘦几十斤,至今生活不能自理。去年申请交流老家未能如愿,他说,我这兵当的够倒霉的,自己身体垮了,家破了,人亡了,想退役又看不到希望,如果能让我走,我没有任何条件,只为给妈妈尽点孝,给妻子一个家。
他们只是西藏边防军人中的少数,但反映了这个群体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对每个西藏军人来说,现役受尊崇,退役有保障才是军改的主旋律和大方向,在正面积极报道扑面而来乐观渲染下,希望有关部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