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肉鸡养殖后期软脖子病多发,该如何防
2023/1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期笼养肉鸡(白羽和)在养殖后期特别是35天之后出现瘫痪,脖子发软,拉黄绿稀粪,最终在笼子内被踩死。很多朋友对此认识不深,在治疗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只能等到出栏。时
其实像这种在养殖后期出现软脖子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肌肉和神经受损,导致肌无力,综合分析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如下:01霉菌毒素
当前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许多非常规饲料原料、陈化粮以及不合格的常规原料大量使用。这些原料除含有抗营养因子外,其最大的问题就是霉菌毒素,特别是除黄曲霉毒素外的其他毒素,很难处理。从龙昌动保研究中心对今年的成品饲料的检测报告就可以看出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而且存在多种毒素同时存在的情况。霉菌毒素除了造成肝肾损伤外,还会造成各种肠道问题,引起各种继发感染,出现中毒症,在临床上霉菌毒素多是蓄积性中毒,所以越是养殖后期表现症状越明显。
02肉毒梭菌中毒
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肉鸡接触到肉毒梭菌的主要途径就是饲料,饲料中动物性蛋白原料出现问题,如使用劣质鱼粉、肉骨粉极易出现肉毒梭菌中毒。特别是当前饲料原料大幅上涨,动物蛋白原料及其替代品发生污染或者批次原料检测未检测,就会出现肉毒梭菌中毒,导致运动神经麻痹,出现头颈松软、翅膀下垂等症状。
03魏氏梭菌感染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氏阳性菌,在笼养肉鸡中后期发病比较普遍,需要做好与球虫的区别,发病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肠毒综合症以及神经症状。当前笼养肉鸡多发的原因与肌胃炎有很大的关系,肌胃受损时,不能够有效的磨碎饲料中的颗粒,导致颗粒下行进入肠道,肠道中的消化酶对这些颗粒消化极差,以至于直接排除体外,出现过料的情况。这些不能被消化的颗粒就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魏氏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引起毒素中毒,造成神经肌肉损伤,表现肌无力,软脖子,瘫痪。
04非典型新城疫
由于当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防疫程序与之前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多数采用1日龄喷雾7日龄饮水免疫,雏鸡受各种免疫抑制病的影响,根本不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或者抗体生成速度缓慢。整个养殖大环境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大,新城疫的二免根本做不上,只能靠抗体饮水来勉强维持。在养殖后期经常发现有非典型新城疫的肉鸡,变现为鸡群的零星死亡,采食量不跟天,吐水流涎,神经症状,瘫痪软脖子。
05维生素B11的缺乏
虽然肉鸡饲喂全价饲料,但仍然会出现叶酸缺乏的可能。正常自然环境下的鸡群,通过采食绿色植物的叶子获得,饲料中维生素比较全面,但在加热制粒过程中会破坏部分维生素,会有很大的可能造成B11的缺乏。
以上就是当前肉鸡软脖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在防治上可以采取一下方案:
1、饲喂味精补充谷氨酸,让机体自己合成B11。用法用量:全天4-5小时的饮水量,按照1克兑水4斤计算使用量,连续饮用1次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