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钾树脂聚磺苯乙烯钠散或可导致肠坏死
2018-5-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降钾树脂聚磺苯乙烯钠散的说明书中指出,口服或者直肠给药,顾名思义降钾树脂的作用部位在于肠道。
降钾树脂发展历史:
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做为降钾材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那一年,Elkinton等成功使用了一种含有羧基的阳离子树脂材料治疗了3例高钾血症的患者不过,该种树脂材料使用铵基阳离子与钾离子发生置换,这种材料以及以氢离子为置换物质的树脂材料有可能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口腔溃疡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类似的,以钙离子为置换物质的树脂材料,虽然有可能对高磷血症有一定好处,却容易导致高钙血症,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最终,以钠离子为置换离子的「聚磺苯乙烯钠」(SPS)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目前市面上最为常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最初,人们发现SPS可能导致便秘的副作用,为了解决该临床问题,尝试了灌肠或者同时使用缓泻剂(如山梨醇)的方法。
年,Flinn更进一步,直接将山梨醇成分加入到SPS之中制成复方制剂来使用,自此以后,这种复方制剂配方成为了常规剂型上市,在美国处方量高达每年万支。
除了口服方式之外,SPS还可以以灌肠形式给药。方法为:30-50g树脂加入mL温水或20%葡萄糖溶液中制成乳液,将灌肠的导管自肛门插入20cm,到达乙状结肠,使用重力将乳液灌入,保留30~60min。
值得注意的是,SPS+山梨醇的方式灌肠治疗的话,有可能诱发慢性肠坏死,因此,并不推荐这一组合进行灌肠给药。
有人做了动物实验提示SPS+山梨醇的复方制剂可导致肠道损伤,其中山梨醇可能起最主要作用[,不过,在人体病理组织中,可在受损的肠道粘膜里找到SPS结晶。也有文献报道单纯使用SPS口服,而未同时服用山梨醇,同样会导致结肠坏死。
SPS导致结肠坏死往往发生在肠道手术后一周之内,通常是与山梨醇的复方制剂形式给药。比如,有文献统计了例肠道手术后一周内使用SPS+山梨醇复方制剂的患者,其中2例发生了肠道坏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项SPS+山梨醇复方制剂导致肠道坏死的病例回顾中,11例患者中,只有2例是发生在肠道手术之后,其他9例并无肠道手术病史。
截至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共收到了35例严重肠道并发症的病例,其中很多是致死性的。于是,年,FDA取消了SPS标签中同时或者服药后加用山梨醇的建议。不过,FDA仍然允许最为常用的SPS与山梨醇的混悬液成品在市场上销售,因为其山梨醇的浓度为33%,而非容易导致肠坏死的70%浓度溶液。
这个结果的背景很大程度上是制药公司与FDA之间博弈的结果。年,美国某制药总裁曾与FDA进行过沟通,最终的结果是FDA允许其33%山梨醇溶液与SPS混悬液产品继续销售,主要是基于如下证据:该公司产品山梨醇浓度为33%,而当时所有致死性病例的浓度均为70%。
该公司自年该产品上市以来并未收到任何一例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报道,而当时该产品每年销售量已达到万支;同时,该公司赞助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鼠使用70%山梨醇灌肠可导致肠坏死,而33%浓度的山梨醇并不会发生上述并发症。
不过,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肠道坏死并发症病例被报道出来,其中一些病例使用的山梨醇浓度为33%。因此,到了年9月,FDA再次更改了SPS粉剂的安全标签,不再建议同时使用山梨醇,而不管其浓度到底是33%还是70%。
吊诡的是,即使FDA做出了上述各种建议的更改,在美国市场上,医院仍然仅有SPS与33%山梨醇预混的复方制剂提供,而且,70%的山梨醇溶液仍然是药店里面随手就可以买到的非处方药。
在这种情况下,医学界的争论仍在持续。一方面,Harel等强烈呼吁要警惕SPS,尤其是其与山梨醇的复方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每年万支的如此大处方量的情况下,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如此之低(远远低于0.1%),恰恰证明了该药的安全性。
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单纯使用SPS对肠道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致死性的肠坏死等,但临床医生在针对高钾血症患者给予SPS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和风险。尤其一些肠道术后、既往有肠梗阻病史、肠蠕动减慢、缺血性肠道疾病以及肾移植受体的患者,还是要格外小心肠坏死的风险。
在中国,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聚磺苯乙烯钠制剂是散剂,里面并不含有山梨醇等导泻药物,因而,似乎发生上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要小得多,但该药在美国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至少在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把该药当成降钾治疗的一线药物并不是非常妥当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