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解析畜禽肠道疾病发生的原因

2018-3-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医角度解析畜禽肠道疾病发生的原因

畜禽肠道疾病按照中兽医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泄泻;痢疾;便秘;虫积

一:泄泻:拉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清浊不分,运化失常。一年四季均发,分为暴泄和虚泄。

1、暴泄:外感内伤而造成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突然泄泻为特征的病症。病多属实邪,当以祛邪为主。伤食宜消导,暑邪宜清化,风寒宜疏解。

伤食泄泻

原因:采食过量,或难于消化,或偷吃而损失脾胃。

临床表现:肚腹胀满,粪稀粘稠,粪中夹有未消化的饲料,粪酸臭或恶臭。胃实症

治法:健脾消食,理气和胃

方剂:曲蘖散、和胃消食汤、消食散、保和丸

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莱菔子

寒湿泄泻

寒泄,寒湿内盛,中阳失运而以泻粪如水为特征的病症。多发于寒冷季节,多因气候寒冷,圈舍湿,口服苦寒之品,导致脏冷气虚,而致清浊不分而发生。

临床表现:发病急,泻粪如水,重者,肛门失禁

大肠虚寒症

治法:温中燥湿,健脾止泻

方剂:理中汤加减

湿热泄泻

湿热或是热毒蕴结肠中引起的腹痛、暴泄、粪便腥臭的一系列病症。常发于夏天炎热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剂:郁金散,白头翁散

2、虚泻

久泻,阳气亏虚、运化失常而发泄泻,病势缠绵,经久难愈的病症。治当扶正为主。

脾虚泄泻

脾气虚弱引起,多因体质衰弱,久病失治等原因引起。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经常腹泻,夹有未消化的饲料,日益消瘦,四肢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健脾运湿

方剂:补中益气汤

肾虚泄泻

五更泻,脾肾阳虚,以凌晨腹泻为特点。多因久病及肾,久泻不止,损失肾阳,命门火衰,运化失常而致。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剂:四逆汤加减

二:痢疾

暑湿热毒侵于肠胃,湿热郁蒸,毒气弥漫,或寒湿内郁大肠,脾肾阳虚,气不固摄,痢下赤白脓血或粘液的病症。多见于夏秋两季。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三型。

1、湿热痢疾

暑湿毒侵于肠胃,或采食发霉饲料,热毒内郁,或过食损失脾胃,致湿热内生,毒气弥漫,胃肠气血阻滞,日久化为脓血而成痢疾。

临床表现:下痢呈稀糊状,白色胶冻状,或粪便带血,腥臭。

白痢:湿胜于热

血(赤)痢:热胜于湿,血多于脓

赤白痢:湿热俱盛,脓血相混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止痢

方剂:白头翁汤加减

2、疫毒痢疾

多夏秋季节,疫毒、湿热侵袭肠道,导致气血凝滞,传导失职,使湿热下注,热毒弥漫而发病。

临床表现:发病急骤,高热贪饮,泻粪黏滞,夹杂脓血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方剂:郁金散加减

3、虚寒痢疾

体虚久泻,反复发作,正气不足,寒湿内郁,虚寒之邪内生,脾肾气机衰弱,水谷并下。

临床表现:虚寒久泻,水谷并下,泻痢不止,排泄物灰白色,或呈泡沫状。

治法:温补脾肾,理气固脱

方剂:四逆汤加减

三、便秘

大便秘结,粪便在肠道内停滞过久,津液亏乏,粪便干燥艰涩难出,排粪时间延长或是久不排粪。多见于慢性脾胃病,老龄动物或是产后体弱者。依据临床可分为实、热、寒、虚四型。

四:虫积蛔虫、绦虫、球虫等感染导致。注意寒热虚实。

虫乃湿气所生,风气所化,湿热生虫,与脾胃的强健有关。

代表方剂:乌梅丸、化虫丸等

理论补充

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与胃相表里

四季脾旺不受邪

脾胃气足,百病不生。脾胃一虚,诸疾生焉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水谷之大海也

脾主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的来源在脾。肾主水,水湿的去路在肾与膀胱

火生土,胃火动力在心,脾阳动力在肾,脾胃乃升降中枢,心肾乃为升降动力

心火下暖胃土,胃蠕动靠心

肾阳上暖脾阳,脾运化靠肾

因此在畜禽肠道保健上来说,结合当代畜禽机体的阳虚体质,以适当温补心肾的中药(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健脾除湿的中药(增加机体的采食量和消化率)为主。四季脾旺不受邪。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byf/16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