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连载丨超全超经典的病猪剖解诊断解
2017-5-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猪场动力网,
从剑状软骨后方沿腹壁正中线由前向后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骨后缘切开至腰椎横突。这样,腹壁被切成大小相等的两楔形,将其向两侧分开,腹腔脏器即可全部露出。
剖开腹腔时,应结合进行皮下检查。看皮下有无出血点、黄染等。在切开皮肤时需要检查腹股沟浅淋巴结,看有无肿大、出血等异常现象。淋巴结肿大,水肿,出血,周边出血,坏死,如腹股沟淋巴结水肿且不出血,或肿大到原来的3-5倍,可能是圆环病毒引起,如周边出血,里面有规范出血---猪瘟引起,如有坏死,多由副伤寒引起。
3、腹腔器官的采出与检查
腹腔切开后,须先检查腹腔脏器的位置和有无异物等。
腹腔器官的取出,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胃肠全部取出,先将小肠移向左侧,以暴露直肠,在骨盆腔中单结扎。切断直肠,左手握住直肠断端,右手持刀,从向前腰背部分离割断肠系膜根部等各种联系,至膈时,在胃前单结扎剪断食管,取出全部胃肠道。
第二种方法:胃肠道分别取出
(1)在回盲韧带(将结肠圆椎体向右拉,盲肠向左拉,即可看到回盲韧带),游离缘双结扎,剪断回肠,在十二指肠道,双结扎剪断十二指肠。左手握住回断端,右手持刀,逐渐切割肠系膜至十二指结扎点,取出空肠和回肠。
(2)先仔细分离十二指肠、胰与结肠的交叉联系,再从前向后分离割断肠系膜根部和其他联系,最后分离并单结扎剪断直肠,取出盲肠、结肠和直肠。取出十二指肠,胃和胰。
取出腹腔的各器官后要逐一的细细检查,可按脾、肠、胃、肝、胆、肾、膀胱的次序检查。
脾:注意脾的大小,重量,颜色,质地,表面和切面的状况。如败血性炭疸时,脾可能高度肿大,色黑红,柔软。急性猪瘟时脾发出血性梗死。脾脏肿大到原来2-3倍,多由链球菌或弓形体引起。如脾脏有锯齿状梗死或出血,多由猪瘟或弓形体引起。如脾脏有血晕样坏样出血点,多由伪狂犬引起。脾有坏死显示是病毒病,因为脾是免疫器官。
肠:检查肠壁的簿厚,黏膜有无脱落、出血。肠淋巴结有无肿胀等。患猪副伤寒的猪肠黏膜表面覆盖糠麸样物质。肓肠有钮扣样溃疡,出血,糠麸样坏死,如钮扣样溃疡,多有猪瘟引起。如有糠麸样坏死,多有副伤寒,回肠炎引起。
胃:检查胃内容物的性状、颜色,剖去内容物看胃黏膜有无出血、脱落、穿孔、溃疡、水肿等现象。如有胃粘膜有出血块,可能是伪狂犬,如胃溃疡,多有传染性胃肠炎,或中毒性疾病引起。如胃大弯有水肿,多是水肿病引起。
肝:检查肝的颜色、质地等。肝脏是否有坏死,出血,水泡,硬化,肿大,如有坏死灶,可能有弓形体或蛔虫斑引起。如有坏死点,可能有伪狂犬或副伤寒。如肝脏是有拇指大的水泡,可能是囊尾幼病.胆汁变稠---附红细胞。
胆:看胆囊的外观是否肿大,滑破胆囊看胆汁的颜色是否正常。
肾:两个肾先做比较,看大小是否一样有无肿胀、肿大。剖去肾包膜看肾脏表面有无针尖样出血点、苍白,水肿,瘀血。然后将肾平放横切后观察肾盂、肾盏有无肿大、出血等。如有针尖样出血点,多怀疑是猪瘟或弓形体,如斑块样出血,是链球菌。如有水肿,可能是肾炎或中毒性疾病。
膀胱:看膀胱的弹性、膀胱内膜有无出血点或积尿,米汤样物等。如膀胱有出血点,可能有猪瘟。积尿可能是肾炎,肾结石,米汤样物可能是有磺胺药用多或猪瘟,饲料霉菌引起。
4、胸腔剖开与各器官的检查
5、颅腔剖开
6、口腔和颈部器官采出
三、注意事项
剩余章节明日继续解读,敬请谅解!
猜你喜欢
原来产房母猪的饲喂也有这般讲究,切莫忽视!
母猪不超过头,试试三周批次生产饲养管理
常见传染性猪病的诊断及猪病防治十大误区
实用猪场年生产指标考核方案,供猪场老板场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