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投稿肠脂垂炎的影像学诊断
2017-5-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会员作者:吴俊所在单位:医院超声科前言肠脂垂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疾病。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此疾病的认识,肠脂垂炎的发现率越来越高。
肠脂垂作为结肠和盲肠的特征性结构之一,为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及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肠脂垂生理功能是可以作为结肠的柔软且柔韧的缓冲器,另外也发挥免疫功能。由于肠脂垂的动脉供应主要来自肠系膜的动脉结肠支下的一些边缘动脉,其长支中的小分支会进入到肠脂垂,而静脉回流经过一个弯曲且管径相对比较窄小的静脉来完成。由于这一供血特点,加以肠脂垂脂肪多而重,其末端游动度大,使其在静脉发生栓塞时易于旋转、扭结和拉长而极易损害其血管血供,从而导致静脉发生栓塞、坏死等病理生理改变。
肠脂垂炎分两类:原发性肠脂垂炎:肠脂垂蒂部发生扭转或静脉栓塞导致缺血和感染;继发性肠脂垂炎:是指邻近的炎症(如憩室炎和阑尾炎)波及肠脂垂。
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常在左、右下腹部,因为乙状结肠和盲肠处有大量较大的肠脂垂;肠脂垂炎可于任何年龄发病,包括儿童,发病高峰在40岁,男性高于女性;固定性腹部疼痛,疼痛可很剧烈,但全身反应表现多不严重,很少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偶尔腹部可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常无异常,偶有白细胞或C反应蛋白轻微升高
超声表现最痛点部位出现不可压缩的高回声包块,呈倒三角形或椭圆型,边界欠清,大多与腹壁发生粘连不移动;包块大小的范围约25mm×20mm~50mm×37mm;肠壁部分可见轻度增厚;彩色多普勒包块内无明显的血流信号,部分患者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CT表现结肠旁肠脂垂区的特定病变部位,并且呈椭圆形或圆形脂肪密度肿块,周围高密度的腹膜组织环状包绕,增强后周围环壁呈轻中度强化。
鉴别诊断肠脂垂炎应注意和急性阑尾炎、结肠憩室炎、胆囊炎、妇科急性病变进行鉴别。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憩室炎、胆囊炎、妇科急性病变鉴别诊断简单、有效;CT对肥胖患者、深部肠脂垂炎较超声更准确。
超声俱乐部会员原创投稿
乐工作,享生活!
超声俱乐部(ULSclub)——数万“超人”的掌上家园:我们以不一样的视野,带给您不一样的视界.传播可信赖知识,传递医界正能量。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复投稿,了解奖励细则!
投稿邮箱:ulsclubqq.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