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家禽如何摆脱冬季常见病
2017-4-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冬季常见疾病无非是一些病毒病,呼吸道病,那么如何将新城疫、H9、H5、传支等常见病拒之门外呢?注意看好三道门:大门口、鸡舍门口、鸡舍进风口,经常做好消毒并防止贼风入侵,同时灭鼠防鸟,防止这两害传播禽流感和新城疫。
肉鸡冬季常见病
1、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危害生长速度较快的肉鸡,多见于4~5周龄,发病率一般为5~10%,是冬季肉鸡最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逐渐衰亡。
2、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逐渐发展为咳嗽和呼吸困难,气管有罗音。4~8周龄的幼鸡死亡率达30%以上。
3、传染性支气管炎。本病6周龄以内的鸡多发,雏鸡发病更严重。本病发生后病鸡张口呼吸、咳嗽,有气管罗音、打喷嚏、流鼻水、鸡嗜睡。
4、H9,H5等禽流感。家禽中鸡、鸭较常发生,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个别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噜,采食量下降,继发气囊炎等。
6、鸡肿头综合征。肉仔鸡、肉种鸡、以肉鸡常见。病鸡眼周围、头面部、下颌及肉垂肿胀,或有摇头、斜颈等神经症状。
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特点:发病日龄提前至15~20日龄,甚至在5~8日龄即发病,死亡率可达10%~30%,多见于上一代种鸡群新城疫发病前期所产生的后代。新城疫二免或三免后不久即发病,或接种强毒法氏囊疫苗后发病。8~13周龄青年种鸡发病时死亡率在5%~10%左右;开产后,特别是产蛋高峰期发病的,死淘率不高,产蛋率下降20%以上;新城疫多与禽流感、传支、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等混合感染。
非典型新城疫发病的特点:多发于秋冬及早春,主要在首免和二免之间,或二免之后。育雏期、育成期多发,产蛋鸡在开产前后和产蛋高峰期多发。发病鸡一般有疫苗接种史。初发时无群体性,表现为缓发性进行性病程,逐渐向全群及相邻鸡舍蔓延,容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或其他疾病。
近几年H9变异,毒力增强,H5临床症状:潜伏期数小时至3天,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头面部肿胀,流泪,腹泻,鸡冠出血坏死,脚鳞出血、变紫,雏鸡死亡率高,种鸡产蛋率下降20%~80%,5天左右产蛋率即降到低谷,上升缓慢。剖检病变:气管充血、出血,腺胃乳头及肠段出血、浆膜出血,胰腺出血、点状坏死,产蛋鸡出现卵黄破裂性腹膜炎。
综合防制措施
1、消除非传染性的诱病因素,做好保温工作。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鸡舍的维修和供暖设施的准备。在雨雪天气和寒流期间,要注意保温。
2、注意通风换气。在鸡舍垫料中混入硫磺(每10平方米混入2千克),使PH值小于7.0,可减少氨气的产生。
3、合理投喂饲料。配料时要考虑提高能量的含量(可高出标准的5~10%),以提高鸡的御寒能力。
4、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鸡体消毒,可用泡沫型清洁消毒剂。
5、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在免疫接种前后3~5天停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在日粮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应激剂。
6、认真做好药物防治。冬季呼吸道疾病多发,应根据鸡群症状合理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