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综合症的治疗与预防
2017-4-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病因分析主要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自体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如呼畅病毒、腺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都可以引起肠道炎症,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2、细菌感染:常见的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也能引起肠道内环境的变化,导致下痢、腹泻、饲料消化不良等。3、寄生虫感染:球虫大量繁殖使肠壁变厚、粘膜脱落或出血,饲料消化功能下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被破坏,出现生理消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消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过度增加,加快本病的死亡率。4、自体中毒:如大肠杆菌内毒素、魏氏梭菌毒素等这些毒素是由于上皮细胞被破坏,在腐菌及其它有害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及虫体的死亡,崩解后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从而临床上出现神经症状后昏迷衰竭死亡的情况。二、发病日龄2—7周龄均可发生此病,在30日龄左右高发,发病鸡群主要集中在肉仔鸡;发病季节:在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多发,也常见于蛋鸡、种鸭。三、临床症状1、初期仅见少量粪便变形、变稀、内含有未消化的饲料。2、出现2—3天后采食量下降,导致增重缓慢或发育不良、群体消瘦、贫血等。3、后期出现尖叫、兴奋、跳跃、瘫痪、昏迷等神经症状。4、常见猝死症状。5、综合为小肠球虫和坏死性肠炎的症状。6、死亡禽发育不良或体弱消瘦。四、主要病变1、初期十二指肠、空肠的卵黄蒂前后粘膜增厚,颜色呈浅白色,肠内容物少或有未消化的饲料。2、中后期肠壁变薄、粘膜脱落、肠道内容物呈蛋清样,粘脓样,严重时肠粘膜完全脱落崩解,肠壁变薄,内容物呈血浓样或柿子样。3、肠道外观肿粗、有充盈感,浆膜面有针尖大小或米粒大小的黄色结节。4、肝脏、脾脏有细小坏死灶。五、防治1、肠毒综合症前期:肠轻松(15天以下雏鸡禁用)+四黄止痢颗粒饮水,白头翁散拌料,连用3—5天;2、肠毒综合症后期:肠毒奇效+毒克球饮水,四黄止痢颗粒拌料,连用3—5天;3、坏死性肠炎:混感康+肠毒奇效g兑水斤,连用3-5天。4、溃疡性肠炎:肠毒奇效+双黄连口服液饮水,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