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疗犬猫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7-3-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因

弓形虫其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形态各异,分为五种类型:

★中间宿主(多种细胞内)

①滋养体(速殖子)、假包囊

②包囊(组织囊)

★终末宿主(肠上皮细胞)

①裂殖体

②配子体

③卵囊

病原

滋养体:呈弓形,月芽或香蕉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边扁平,另一边较膨隆;长4~7μm,宽2~4μm;游离虫体能螺旋式转动

假包囊: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

假包囊;假包囊内的滋养体,又称速殖子;增殖至一定数目时,胞膜破裂,速殖子释出,随血流至其他细胞内继续繁殖。

包囊: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μm~μm,有一层弹性坚韧囊壁,囊内滋养体称缓殖子。

裂殖体:见于终末宿主肠上皮细胞内;

配子体:见于终末宿主肠上皮细胞内;

卵囊:在猫科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产生。呈卵圆、近圆或短椭圆形,无色或淡绿色,11-14×8-11μm,平均12×10μm;

孢子化后的卵囊内含2个卵圆或椭圆形孢子囊,8×6μm;每孢子囊内含4个长形略弯曲的子孢子,8×2μm;有孢子囊残体。

流行病学

来源:病畜禽和带虫者。其肉、内脏、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乳、流产胎儿体内、胎盘和其他流产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滋养体、慢、快殖子;终末宿主体内的卵囊可随粪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土壤,可保持数月的感染力

传播途径:各种病料中的各阶段虫体—滋养体、快、慢殖子、卵囊,经口吃入或通过损伤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及眼、鼻等途径侵入宿主体均可造成感染;经胎盘感染胎儿普遍存在;污染的注射器、产科器械及其他用品可机械性传播;多种昆虫,如食粪甲虫、蟑螂、污蝇等和蚯蚓可机械性传播卵囊。人体感染主要是吃入含虫肉、乳/蛋及污染蔬菜的卵囊或玩猫时吃入卵囊。

易感动物:终末宿主为猫科的猫属和山猫属如家猫、野猫、美洲豹、亚洲豹、猞猁等。中间宿主为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和禽类;

弓形虫属兼性二宿主寄生虫,在有无中末中间宿主情况下均可完成生活史并传播、蔓延。

症状

主要引起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的症候群;另外还有流产和死胎。

猫的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高热(体温在40℃以下)、呼吸困难等。怀孕母猫可出现流产,不流产者所产胎儿于产后数日死亡。慢性时常复发,厌食,体温在39.7—41.1℃,发热期长短不等,可超过1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为运动失调、惊厥、瞳孔不均、视觉丧失。

犬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眼和鼻流分泌物、呕吐、黏膜苍白,运动失调、早产和流产等。

剖检

1.主要表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有针尖大、米粒大灰白色病灶和出血点;

2.肺高度水肿,大叶性肺炎,暗红色,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浆液;

3.肝浑浊肿胀,有小出血点或散在灰白或灰黄色的坏死灶;

4.脾肿大,棕红色,后期萎缩;

5.肾脏的表面和切面有针尖大出血点;

6.胸腹腔积水。

诊断

?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

?寄生虫学检查

①急性病例取肝、脾、肺、淋巴结和腹水作涂片镜检发现虫体可以确证;

②慢性比例可取脑组织作组织混悬液检查,发现虫体确诊;

③动物接种:取肝、脾、肺、淋巴结或脑组织等病料加10倍生理盐水研磨,然后再加青、链霉素各1万IU/ml,接种于小白鼠,腹腔注射0.~0.5ml,如果不发病,可于第20天扑杀小白鼠,按上述方法盲传三代,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血清学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试验、荧光抗体法。

治疗

1、磺胺药有一定的疗效。磺胺类、乙胺嘧啶等药物;

2、应早期治疗,否则临床症状虽已消失,但虫体进入脏器或已形成包囊,病畜就成了带虫者。

预防

?防止猫粪污染饲料、饮水

?消灭老鼠

?死畜胎儿深埋处理

?禁止用生肉喂猫、犬

更多宠物医疗技术,狂戳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byf/14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