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氧气补充不当很容易让鱼生病
2023-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先养水后养鱼”这句话,但应该很少有人听说过“高溶氧致病,低溶氧致死”这个概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你所不知道的鱼缸溶解氧。
溶氧量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溶氧量的概念:以分子状态溶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和水温密切相关。(比如下雨前大气压力低,水中的溶解氧就会少,因为如果大气压力低,水中的氧分子就会从水中逸出,回到空气中,让鱼不舒服)。但在自然情况下,气压的变化不会太大,所以水温是主要因素。水温越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越高,而水温越高,溶解氧含量越低。
因此,建议您在夏季经常开启氧气泵,以保持正常的溶氧。
家庭养鱼,我们鱼缸的水体保持在20-27度,水体的溶解氧饱和度在7.69-8.9左右。这时候金鱼就可以正常健康的生活了。
溶氧误区
有些爱鱼的人会不自觉地认为鱼缸里的溶氧量不够。比如我们说“有一种感冒,叫妈妈怕你感冒”。是同一个道理,“主人怕你缺氧”,所以想尽办法增加溶氧量。事实上,一切都是徒劳的,但鱼得了“气泡病”。
气泡病
如果我们的鱼缸水中有很多漂浮的游离气泡(俗称微气泡),这些微气泡会在鱼缸中漂浮很长时间,有的会附着在鱼的表面,有的会吸附在鱼鳃上,甚至被鱼吸入体内。这些情况是泡沫病的重要原因。
一旦微气泡附着在鱼体表面,首先会损伤到鱼鳍,包括尾鳍,因为鱼鳍的皮肤非常脆弱,气泡附着后鱼体皮肤的渗透压会不平衡,会充血直至溃烂。
如果进入腮部,会直接破坏腮部的血液循环组织,形成气栓塞,长期就会导致腮部组织坏死。
如果鱼吸入体内,肠道内会聚集气泡,不到一个小时鱼就会失去平衡,一般就是翻肚子,进食困难等。
另外,如果在室外鱼塘养观赏鱼,要特别注意的是,藻类过多的时候,在炎热的夏天中午,鱼特别容易出现水泡病。这就是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得水中的氧分子过饱和。因为浮游生物过多会直接导致溶解氧的增加,也会引起这类疾病。如果发生类似情况,首先要及时清除藻类,绿水太浓是常有的事。绿水里充满了小球藻,对金鱼日常生活有好处,但是太浓就不行了,记得马上换水加盐,这样可以改变鱼体的皮肤渗透压,同时可以使病鱼体中的气泡更好地排出。
看完这篇文章,你对水族箱溶氧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吗?养鱼是观察鱼的状态,不是看鱼缸的设备状态,不要追求气泡满缸的效果,只要水能够循环,与空气充分接触,溶氧量就能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