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
2021-3-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2.html
回复人工获取专业老师在线解答
回复宅家获取宅家刷题手册回复医考领取医考备考资料选择题
01伤寒是属于什么类型炎症:A.变质性炎B.渗出性C.增生性炎D.坏死性E.溃疡性炎C。解析:(1)该题考查的病理学-传染病-伤寒。(2)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增生活跃时巨噬细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而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01下列不属于伤寒病变的发展过程的是:A.髓样肿胀期B.坏死期C.溃疡期D.出血期E.愈合期D。解析:(1)该题考查的病理学-传染病-伤寒。(2)伤寒肠道病变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按病变发展过程分四期,每期大约持续一周。髓样肿胀期:起病第一周。坏死期:发生于起病第二周,多种原因致病灶局部肠黏膜坏死。溃疡期:该期一般发生于起病第三周。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溃疡坏死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愈合期:相当于发病第四周。溃疡处肉芽组织增生将其填平,溃疡边缘上皮再生覆盖而告愈合。
01下列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是:A.伤寒B.梅毒C.肺结核D.艾滋病E.细菌性痢疾E。解析:(1)该题考查的病理学-传染病-细菌性痢疾。(2)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多局限于结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地图状)浅表溃疡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病变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
01下列选项属于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的是:A.神经性耳聋、马鞍鼻B.硬性下疳C.梅毒疹D.树胶样肿E.玫瑰疹A。解析:(1)该题考查的病理学-传染病-梅毒。(2)后天梅毒分三期。一、二期梅毒称早期梅毒,有传染性。三期梅毒又称晚期梅毒,因常累及内脏,故又称内脏梅毒。一期:硬性下疳,镜下表现为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二期:梅毒疹及全身性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此期传染性大。三期:累及内脏,尤其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树胶样肿形成。先天性梅毒可引发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和楔形门齿,并有骨膜炎及马鞍鼻等体征。
01肠结核的好发部位为:A.乙状结肠B.直肠C.回盲部D.升结肠E.空肠C。解析:(1)本题考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点。(2)肠结核为肠道传染病,大多发生于回盲部(C正确);伤寒好发于回肠下段;细菌性痢疾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阿米巴痢疾好发于盲肠、升结肠。故本题选C。
01伤寒溃疡期的溃疡为:A.圆形或椭圆形溃疡B.环形溃疡C.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D.地图状溃疡E.烧瓶状溃疡A。解析:(1)本题考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伤寒的相关知识点。(2)①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溃疡期的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A正确);②伤寒的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C错误);③肠结核的溃疡为环形(B错误);④细菌性痢疾出现地图状溃疡(D错误);⑤阿米巴痢疾出现烧瓶状溃疡(E错误)。故本题选A。
01细菌性痢疾的炎症类型为:A.肉芽肿性炎B.变质性炎C.浆液性炎D.纤维素性炎E.增生性炎D。解析:(1)本题考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的相关知识点。(2)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属于纤维素性炎。故本题选D。
01伤寒的特征性病变为:A.相对缓脉B.脾大C.伤寒肉芽肿D.持续发热E.圆形溃疡C。解析:(1)本题考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伤寒的相关知识点。(2)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脾大、皮肤玫瑰疹等。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增生活跃时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种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故本题选C。
01以下不属于伤寒分期的为:A.髓样肿胀期B.坏死期C.溃疡期D.出血期E.愈合期D。解析:(1)本题考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伤寒的相关知识点。(2)伤寒肠道病变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按病变发展过程分四期,每期大约持续一周。①髓样肿胀期:起病第一周。②坏死期:发生于起病第二周,多种原因致病灶局部肠粘膜坏死。③溃疡期:该期一般发生于起病第三周。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溃疡坏死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④愈合期:相当于发病第四周。溃疡处肉芽组织增生将其填平,溃疡边缘上皮再生覆盖而愈合。故本题选D。
01三期梅毒最具有特征性的变化是出现:A.硬性下疳B.树胶样肿C.动脉周围炎D.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E.梅毒疹B。解析:(1)本题考查病理学-感染性疾病-梅毒的相关知识点。(2)后天梅毒分三期。一、二期梅毒称早期梅毒,有传染性。三期梅毒又称晚期梅毒,因常累及内脏,又称内脏梅毒。①一期:硬性下疳,镜下表现为闭塞性小动脉炎和动脉周围炎。②二期:梅毒疹及全身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此期传染性大。③三期:累及内脏,尤其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树胶样肿形成。故本题选B。
每周六全天线上模考周周有目标,天天有进步扫码开考,考后出成绩使用教程
●每日一练成功是别人失败时还在坚持。●每日一练
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每日一练
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有趣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