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疝气脱肛湿疹怎么办会不会传染,又该

2020-8-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我们养猪的过程中,一般重点防治的都是一些寄生虫疾病、传染病等,因为它们对猪只的危害比较大,因此也一直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重视。但其实,在猪身上也常常出现一些外科疾病,虽然对猪的生命不会有太大的威胁,但是长期存在的话对猪的生产性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场常见的外科疾病。

猪的疝气

病因

疝气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脐疝、腹股沟阴囊疝、腹壁疝3种。腹股沟阴囊疝以鞘膜内疝气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小公猪,发生原因是腹股沟管的腹环宽大,大多和遗传或者近亲繁殖有关,有的在阉割后发生。脐疝大多是由于脐孔闭锁不全或完全没有闭锁而形成,多发生在仔猪。腹壁疝多见于外伤,如跌伤、撞伤或者由于母猪踩伤仔猪腹部,或者由于小母猪阉割切口太大而造成。

症状

患部膨隆突出,触诊内部柔软,手可以感触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疝孔,病情轻微的肠管可以缩回腹腔,当饱食、排粪尿、鸣叫以及挣扎时又可以复原,此经常被称作可复性疝。病情较重的,肠管和囊壁粘连,不能缩回腹腔。也有的因为疝孔狭小,疝内容物嵌在疝孔外,称为嵌顿性疝,伴有轻微的腹痛。如果疝囊内的肠管阻塞或者坏死,病猪表现为不安、厌食、呕吐,排粪较少,并继发肠鼓气,甚至死亡。

治疗

仔猪可复性脐疝脱出的肠管还纳腹腔时,局部用绷带压迫,脐孔可闭锁而愈。如果脐孔较大或发生肠嵌闭时,须进行手术疗法,对可食性疝气先切开疝囊,但不切开腹膜,将腹膜与疝内容物送入腹腔之后,对症孔进行袋口缝合或纽孔状缝合,皮肤结节缝合,当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时,应小心切开症囊,仔细剥离粘连,防止损伤肠管,送回内容物后缝合疝孔和皮肤,切开疝囊后如见肠管坏死,应截除坏死肠段后,行肠管吻合术。

猪疝气、脱肛、湿疹怎么办?会不会传染,又该怎么治疗呢?

猪脱肛

猪的直肠末端或直肠后段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复位,称为直肠脱,俗称脱肛。

病因

脱肛常由于慢性便秘或者下痢引起。母猪的妊娠后期腹压增高,肛门括约肌松弛;机体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直肠壁与周围组织松弛,紧张性下降;难产的时候过度努责都可能引起脱肛。小猪发育不良或者维生素缺乏也可以引起此病。

治疗

治疗猪脱肛,多数人采取缝住肛门法,以防止直肠移出,治愈率较低,且时间长了,副作用大,如猪排便不畅,食欲不振,病情加重等。笔者在长期养猪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快速治愈猪脱肛的新方法,收效很好,现将其操作及药物配制方法介绍如下:一、将猪后躯固定,用生理盐水洗净脱出肛肠,撒布消炎粉。二、将已制成的药柱卷点燃后吹灭明火,以烟炙熏脱出的肛肠表面,刺激局部神经血管,促使脱出肠管收缩,自动复原,且以后不会再脱出,而病猪努责现象亦随之停止。三、药柱卷配制方法:取枯艾叶50-克,石菖蒲25-50克,冰片粉少许,三者交替混放,用粗纸卷成圆柱形,用浆糊粘住,烤干即成。

猪疝气、脱肛、湿疹怎么办?会不会传染,又该怎么治疗呢?

猪湿疹

猪湿疹发生于皮肤,初期表现为红斑、丘疹,随后逐渐发展成为水痘,干燥结痂,整个病程瘙痒。此病多发生于仔猪和母猪,一般春、夏季多发。

病因

湿疹的发生和营养又密切关系,如饲料单纯、矿物质及维生素不足,猪舍潮湿不洁,阳光不足等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慢性下痢、寄生虫的幼虫穿入皮肤,外伤、涂擦刺激性药物、蚊虫叮咬、猪虱寄生等因素都可以诱发此病。

治疗

庆大+地塞米松注射,同时黄连解毒散+维C拌料

猪疝气、脱肛、湿疹怎么办?会不会传染,又该怎么治疗呢?

总结:我们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多留意猪群的状态,为其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做好防疫工作,保证饲料饮食的营养卫生,才能发挥出它们最好的生产效益。母猪的健康是猪群健康的基础和根本,而解决上述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猪场的效益,许多猪场试图通过抗生素及疫苗免疫的手段解决,但几年来的实践证实效果大多不是很理想。

我们在养猪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搭配饲料,为其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适当的增强母猪的运动,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速补21”和益生菌“胃动力”,维护母猪消化系统的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g.com/jbjj/18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