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肝肾
2018-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作者:于志娟,朱雪娟,段善州,朱蓉英,桑永华,李雯,杨文涛,牛守君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食管癌手术为胸外科常见手术,由于肿瘤自身代谢及位置的特殊性,术后对消化道功能影响较大〔1〕?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是摆在临床医生面前的难题〔2〕?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和肠功能的恢复,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优势〔3〕?
本文拟探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肝肾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年4月至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例食管癌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且经活组织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并行手术的患者;
②手术时间4h;
③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
②严重并发症;
③药物依赖及神志不清患者?
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7±5.3)岁,病程(3.5±1.7)个月,Ⅰ~Ⅱ期35例,Ⅲ~Ⅳ期25例,采用三切口手术方式?
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5±5.4)岁,病程(3.6±1.8)个月,Ⅰ~Ⅱ期33例,Ⅲ~Ⅳ期27例,采用三切口手术方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手术方式?病理分期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插管方法在入院24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鼻肠插管采用螺旋型胃肠营养管,将空肠营养管外端约40cm处固定;鼻胃插管采用复尔凯鼻胃管常规置管,进行肠内营养时,采用输液泵控制,调整速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要求输注营养液前后每4h使用20ml温水冲洗导管?
观察组采用鼻肠管-鼻胃管肠内营养,手术后第1天给予ml生理盐水冲管,第2天ml百普力经鼻肠管慢慢滴注,第3天后ml百普力经鼻肠管滴注,连续治疗7d?
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营养液,手术后给予20%脂肪乳ml,10%葡萄糖注射液ml+维生素C2.0g,12%复方氨基酸ml静脉注射连续治疗7d?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抽取3ml静脉血,抗凝,r/min离心5min,分离上清,-20℃保存?
血检测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酞基转移酶(GGT)?白蛋白(ALB)药肝功能指标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药肾功能指标?胃肠功能评分标准参照文献〔4〕?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结果
2.1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ALT?AST?GGT?ALB?BUN?Sc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的ALT?AST?GGT?ALB?BUN?Scr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见表2?
2.2两组胃肠功能评分比较术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2.25±0.46)分?(2.38±0.53)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0.78±0.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12±0.31)分,P0.05〕?
3讨论
胃肠动力学紊乱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机体营养不良;对患者实行肠内营养是对身体补充营养物质,具有重要作用?肠内营养可减少内毒素释放与细菌易位,保持肠道固有菌丛正常生长,有助于维护其机械?免疫与生物屏障,营养支持效果好?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是主要营养方式〔5〕?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由于术中胃肠道的应激反应及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内毒素增多及移位,并影响肝肾功能?食管癌患者术后24h内外周血内毒素浓度达高峰,约1w降至基础水平?
本研究发现鼻肠管-鼻胃管肠内营养方式可加快AST?TLT?GGT和ALB的恢复,具有肝损伤小的优点〔6〕?肠外营养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氮负平衡等并发症,影响胃肠道代谢和自身营养物质的供应,肠内营养直接将营养物质送至小肠?空肠上段,营养物质的直接刺激加速了肠道活动,增加胃肠黏膜血流,可提供局部营养物质给肠黏膜,促进胃肠激素分泌,保持肠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7〕?
参考文献
1余帅,王志刚,黄敏乾等.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肝?肾功能及胃肠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1(4):-.
2黎介寿,江志伟.营养与肿瘤治疗〔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1):1-2,13.
3孙志华,黄淮.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0(9):-80.
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