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岁多女婴深夜肠穿孔,生命垂危这个
2021-3-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几年,一款名叫“巴克球”的磁力小球
逐渐在大众间流行起来,
因为可以随意组合成无限的几何形状,
这款原本用作成人解压的小球
在国内逐渐被冠上了
“益智玩具”“益智积木”等标签。
很多济南人家中也有它。尽管不少商家在售卖时
会标明“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使用”,
但因巴克球大多颜色丰富,
还是吸引了不少儿童的注意,
近年来,儿童误食巴克球导致危险的事故时有发生。此前,济南时报曾报道,一天晚10点左右,医院急诊科接到一名特殊的小病人——1岁多的女婴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肠梗阻等症状,病情危急。
“医院后,经检查确认,2颗磁力球已经进入到肠道,并出现了肠穿孔及出血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危及孩子生命。”医生介绍。
该院医生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努力,成功实施了腹部外科手术,让孩子化险为夷。
这颗小小的磁力球磁力到底有多强?
误食后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危险?
济南时报·新时报“真相2.0”栏目
通过模拟实验寻找答案。??看视频济南时报·新时报“真相2.0”栏目出品一盒巴克球、一包A4纸、一把直尺、一个烧杯、一袋猪肠衣(附填充漏斗)。实验一:巴克球玩具的磁吸力能有多强?1.伸出实验员手指食指,在整盒巴克球中取任意两颗,分别置于靠近食指指尖关节处,观察此时情况。2.将准备的A4纸叠成一摞,置于桌面上,此时将成摞的A4纸部分露出桌面边缘使其悬空,在整盒巴克球中取任意两颗,分别置于成摞A4纸的上方和下方,观察此时两颗巴克球是否能吸附在纸张表面。两颗巴克球放在10张纸的上方和下方,相互吸引住。3.增减A4纸的数量,直至找到上下两颗巴克球吸附的临界点,用准备好的直尺测量此时A4纸的厚度。两颗巴克球放在50张纸的上方和下方,相互吸引住。两颗巴克球放在张纸的上方和下方,相互吸引住。两颗巴克球放在张纸的上方和下方,没有相互吸引住。将巴克球置于实验员食指关节处,能看到两颗小球轻松地吸附于关节两侧。在接下来的纸张吸附过程中,实验员首先选取了1张、10张及50张A4纸分别叠成一摞,观察可见此时巴克球均能牢牢吸附于纸张表面。实验员将A4纸增加至张,此时能看到巴克球在吸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松动,紧接着实验员将A4纸增加至张,此时巴克球在吸附时出现脱落,随后实验员将纸张数量逐一递减,当调整至张时,能看到巴克球勉强吸附在了纸张上下两侧,此时用直尺测量这一摞A4纸厚度,约为1.4厘米。两颗巴克球放在张纸的上方和下方,相互吸引住,纸张厚度约为1.4厘米。实验二:不慎将巴克球吞入腹中,可能发生什么?1.取来实验用的烧杯,在杯中注入适量清水。2.取一根猪肠衣置于烧杯中,肠衣一端套入漏斗,向其中注入清水,模拟人体肠道。3.在整盒巴克球中任取几颗,通过漏斗分别投入猪肠衣中,观察此时情况。猪肠衣中注入清水后,模拟人体肠道环境,将4颗巴克球依次投入肠衣中,巴克球隔着肠衣彼此吸附在一起。猪肠衣中注入清水后,肠衣被撑起,盘旋静置于烧杯中,模拟人体肠道。第一次将巴克球投入猪肠衣中,能看到小球快速滑入肠道中,但第二次将巴克球投入猪肠衣时,小球进入肠道后不久即隔着肠衣褶皱与第一次进入肠道的小球紧紧吸附在一起,实验员试图向上提拉肠衣,见整段肠衣都因巴克球吸附被提起,被吸附的肠衣表面难以分开。猪肠衣中注入清水后,模拟人体肠道环境,将4颗巴克球依次投入肠衣中,巴克球隔着肠衣彼此吸附在一起。网红巴克球极具磁性多地发生幼儿误食悲剧通过上述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两颗小小的巴克球相互靠近就会产生很强的吸力,隔着张纸(厚度约为1.4厘米)仍能吸在一起。巴克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力,是因为它是材料为NdFeB钕铁硼磁矿石经各种精细加工而成的球状强磁石。据悉,钕铁硼是由钕、铁、硼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这种磁铁是现今磁性仅次于绝对零度钬磁铁的永久磁铁,也是最常使用的稀土磁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例如硬盘、手机、耳机以及用电池供电的工具等。在某购物平台上,不少店铺将其称为“减压益智玩具”,月销量过万的店铺不在少数,大多数商品详情中有注明“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使用”。一般一套巴克球有颗、颗等不同数量标准,玩家利用巴克球磁极间的相互引力可以随意组合创作出无限的几何形状,是一款网红玩具。因为巴克球大多颜色丰富,样子像糖果,又小又滑,直径在3-5毫米之间,对小朋友来说充满着诱惑,极易造成误食。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儿童误食巴克球入院救治的事件。6月24日,成都一名3岁男童误食22颗巴克球,小肠8处穿孔;
6月中旬,深圳一名2岁女童误吞巴克球引起肠梗阻,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4月中旬,厦门4岁幼童误吞40颗巴克球致肠穿孔。
国家质检总局曾发布消费预警误食巴克球可致消化道损伤有医生表示,巴克球磁力很强,几颗巴克球进入人体后,可能会隔着肠壁和肠系膜相互吸引,将不同位置的肠管吸在一起,在持续磁力作用下,被压迫的肠管及系膜会逐步缺血、坏死、穿孔,肠穿孔后,大量的消化液、细菌甚至粪便进入肠道,可能会引发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磁性部件需要通过手术移除,会对儿童的消化道造成永久性伤害。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曾发布磁力玩具消费预警:不要让8岁以下儿童玩耍含有强磁性小零件的玩具,以防儿童误吞或吸入强磁性小零件,造成窒息、肠道穿孔等伤害;8岁及8岁以上的儿童在玩耍此类玩具时,家长应仔细阅读相关的警示说明,并做好监护和必要的提醒,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年1月正式生效的我国国家标准GB.2-《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也新增了磁体和磁性部件要求,以防止磁性材料或部件被儿童吞入而造成伤害。真相报告网红巴克球是强磁小球,有很强的磁力。部分市场上售卖的巴克球直径大约3~5毫米左右,五颜六色的,很像糖果,幼童极易因为好奇误吞。如果发生误食,巴克球可能隔着肠壁吸在一起造成缺血坏死,或是出现肠梗阻,严重者会危及生命,父母发现医院就诊。新时报记者提醒,家里如有类似玩具,一定要把它收好,或放置到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推荐阅读??老人超市购物不付钱被“抓包”后突然发病,家属索赔15万,法院判了??重要提醒:济南疾控发布7月疾病预报,一定要注意??山东姑娘跨夜12小时跑公里庆生,3年半跑了1万公里▌来源:济南时报·新时报APP文/图/视频记者孔婷婷俞丹剪辑:王瑶华;济南时报此前报道▌编辑:邵猛校对:亓鹤桥支持探寻真相,点赞点“在看”懂你的黄漂亮点赞点在看,谢主子隆恩